众人应下,屋内烛火明亮,映得虞苏的眉眼沉静。
她并非圣人,救不了天下苍生,但她能守住自己的一方天地,不让身边人受苦。
虞苏向府中仆役发放银两后,心里已有定策。
雪灾已让京城百姓苦不堪言,赈灾的事必然成为各方博弈的棋局。
她能顾全身边人,但更大的局势还在朝堂之上。
她需要更多信息。
第二日,虞苏带着青葵、吴敢等人出门。
秋实想跟去,却被她拦下:“灾民太多,万一有事,你应付不来。”
秋实难掩失落,也知道自己不能帮上什么,没坚持。
外头飘着细雪,寒意渗骨。
虞苏披着厚重的披风,坐在暖和的马车里,手里捧着汤婆子,仍觉得冷。
她一向体健,尚且如此,外头的寒冷可想而知。
连吴敢这样的练武之人都忍不住发抖。
路过羊肉汤铺时,虞苏叫停,买了几碗热汤,递给车夫和随行的人。
众人捧着热汤,胃里暖了,心里也软了几分。
这便是一个好主子,心思细腻,总能想到他们。
温暖稍许,一行人继续往郊外去。
京城的主道还算好走,可越往城外,雪越深,路也越难行。
马车沿着先前已有的车辙印上缓缓前进,忽然,前方人头攒动。
“县主,前面有施粥的大棚。”
虞苏挑起车帘望去。
远处,一个搭建粗陋的棚子立在街头,灾民们端着破碗排队,瑟缩在寒风里,眼里满是饥色。
她正要问是谁家的施粥处,目光一扫,便看到了昭华。
昭华裹着华丽的冬衣,皮毛滚着金线,在一众身穿寒衣的灾民中,格外刺眼。
她手里拿着一柄精致的汤勺,隔着老远往碗里舀粥,有时够不着,粥洒了一地,灾民们却不敢多言。
昭华身边有护卫维持秩序,他们不敢惹。
更何况,眼下有人肯施粥,已经是难得的恩赐。
青葵看着这一幕,轻嗤:“没想到礼亲王府反应这么快,昭华施粥,只怕是为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