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把漕运司近五年的账册都搬来。&34;林焱坐在新设的督察院专署内,对周漕运使道。
周漕运使擦了擦额头的汗:&34;大人,这些账册都在户部,要调过来恐怕&34;
&34;不必去户部。&34;林焱冷笑一声,&34;本官知道你在江南有一套完整的备份。限你三日内送到。&34;
周漕运使一惊,没想到这都被林焱知道了。他只得应命而去。
李光远在一旁忍不住问:&34;大人,这周漕运使可靠吗?&34;
&34;他不可靠也得可靠。&34;林焱道,&34;他在漕运司任上五年,中饱私囊不少。若不想这些事情被挖出来,就得老老实实配合。&34;
李光远恍然。难怪林焱一开始就选了漕运开刀,原来是拿住了这些人的把柄。
&34;对了,&34;林焱问道,&34;太师那边准备得如何了?&34;
&34;已经选了十六名老成持重的官员,分四组查账。&34;李光远回道,&34;太师说,要查就要查得明明白白,给天下人一个交代。&34;
林焱点头:&34;太师做事,向来稳妥。&34;
正说着,外面传来通报:&34;大人,兵部送来了边军军需的账册。&34;
&34;搬进来。&34;林焱吩咐道。
不多时,几名差役抬着厚厚的账册进来。林焱翻开看了看,眉头皱起:&34;这些账目做得也太粗糙了,连遮掩都懒得遮掩。&34;
李光远凑过来一看,也是一惊:&34;确实。这里标注调拨五千匹战马,可实际记录中只有三千匹的去向,其余两千匹竟然就这么消失了?&34;
&34;不止如此。&34;林焱指着另一处,&34;这里的粮草调拨也有问题。按记录,去年光是北境就拨了二十万石,可边军将领报上来的实收数只有十二万石。&34;
&34;这&34;李光远倒吸一口冷气,&34;若是平时也就罢了,可去年北境正值用兵,这么多军需物资的缺口,岂不是&34;
林焱重重地把账册合上:&34;去请杨威来一趟。&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