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焱露出思索的神色:&34;传我命令,着各地州府三日内上报准备情况。做得好的,记功;敷衍了事的,从重处置。&34;
&34;大人&34;李光远欲言又止。
林焱知道他的顾虑:&34;放心,我自有分寸。对了,让周漕运使来见我。&34;
没多久,周漕运使就到了督察院。
&34;大人找我?&34;
&34;不错。&34;林焱道,&34;本官要你做个表率。按新章程理顺漕运司上下的账目和职责,做出个样子来。&34;
周漕运使迟疑道:&34;这需要多久?&34;
&34;三日。&34;
&34;三日!&34;周漕运使惊呼,&34;这么短时间&34;
&34;怎么?&34;林焱意味深长地看着他,&34;你手上不是有一套实账吗?按那个改就是了。&34;
周漕运使额头冒汗,知道自己那点心思都在林焱掌握之中,只得应命。
等他走后,李光远佩服道:&34;大人这一手借力打力用得妙。既让他立功赎罪,又杜绝了他反复的念头。&34;
林焱点头:&34;新政推行,总要有人带个头。周漕运使虽然有问题,但好在识时务。用他来做表率,正合适。&34;
正说着,萧瑾的信使来了:&34;陛下宣大人即刻入宫。&34;
到了御书房,发现几位尚书也在。
&34;诸位爱卿。&34;萧瑾开门见山,&34;新政推行以来,可有什么问题?&34;
礼部尚书孙明远第一个开口:&34;回陛下,各地反应不一。有的积极响应,有的则观望迟疑。&34;
&34;观望?&34;萧瑾冷笑,&34;是在观望朝廷的决心吗?&34;
林焱适时道:&34;陛下,臣以为可分三步走。第一步从漕运司开始,做出表率。第二步在京城六部推行,立下规矩。第三步再向地方推广,如此既稳妥又有序。&34;
&34;好!&34;萧瑾点头,&34;就依林爱卿所议。诸位意下如何?&34;
几位尚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