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一个人回答,“这个人,我见过一次。那个时候,天好晚了,他出现在巷子口,走路七倒八歪的,我以为是个醉鬼。我可不敢招惹这种人,所以看了一眼就回屋了。”
时瑜,“哪种人?”
“大圆头,脖子上带着大粗的金链子,看上去就是个有钱人。我一个平头老百姓,惹不起。”
说完,还啧啧摇头。
“看,这就出事了吧!”
“要我说,女孩子家家的,就应该在点找个男人。如果结婚了,可能就不会死了!”
女孩租的就是一个小屋子,一张床,就占了大半的房间,剩下的地方刚够放一个床头柜。
就摆了两样家具,房子就满满当当了。余下的空地刚够一个人走,还得是那种瘦瘦的人。
按死者同事的说法,死者和台商并不熟。台商进了死者的房间,死者一定会呈现防御状态。
难道是死者的正在处的对象?
只有关系足够亲密,进入死者房间,死者才不会有警惕心。
时瑜把死者正在谈的对象传唤到警察局。
“我和她早就分手了,她的死和我没关系!”男孩说。
“你们为什么会分手?”时瑜问。
“她看上高枝了呗,我一直想带她见我父母,她死活不同意!”男孩手一摊说。
时瑜敲了敲桌子。
“你听到她去世的消息,一定不惊讶?”时瑜问。
“我早就听说了,我们一个小地方,过年前夕发生了一件凶杀案,一整个城的人都知道了好吧!”
时瑜低估了这个年代,人们传播信息的实力。
虽然没有发表在报纸上,但是,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这件凶杀案几乎到了人尽皆知的程度。
中午回家,没到家呢,就偶遇了好几个人,看他们这架势,是专程等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就是为了得到第一手消息。
有人问,“小李媳妇,这是下班了啊?”
时瑜点头,疾步快走,根本不给他们开口的机会。
但是,时瑜根本不知道邻居们想听八卦的心。
“听说城东死了一个人,女孩,很年轻的女孩?”有大婶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