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4)页
他们早就盼着这一天呢。
    电饭煲是个啥,他们虽然听得一知半解,可对于李天明,他们是百分之百的信任。
    看看李家台子如今的兴旺,谁能不眼红。
    “天明,你的意思就是,这个营生大家伙一起投钱,将来赚了,就按投的钱多少来分,是这个意思吧?”
    “对!咱们这么定也符合国家的政策,干活不也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嘛!”
    其实现在国内还有很多地方吃着大锅饭,工分的评定根本不按出力多少,都是按照劳动能力来划分。
    可等到上工的时候,因为劳动积极性的问题,很多拿着满工分的壮劳力,未必有一个妇女干得多。
    这个问题就没办法深究了,李天明只能从政策的角度出发来解释。
    “这样好,谁投的多,谁拿的就多,我同意!”
    “我也同意!”
    “厂子建在李家台子?可要是这样的话,我们的村的人上工就太不方便了!”
    说话的是大鱼淀的村主任何老四。
    “厂子必须放在李家台子。”
    关于这一点,不容商量。
    “电饭煲的核心技术掌握在我的手里,厂子也必须跟着我走,其实如果要细说的话,技术也应该算在股份当中,但咱们都是一个镇的乡党,技术我可以拿出来,算咱们厂子共有的!”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当着李学国的面,李天明没提。
    建厂要用的土地是李家台子村集体的,可土地是属于国家的,李家台子村集体只有使用权。
    是不是要折算出土地的价值,如果要细算的话,这部分股份又该归谁所有?
    这本身就是一笔糊涂账,既然没人提,李天明也就假装不知道。
    否则的话,集体企业里面还掺杂了国有资本,就更加理不清了。
    现在又没有土地承包这个说法。
    “至于何主任说的将来厂子投产,大鱼淀的乡亲上工不方便的问题……”
    李天明看向了李学国,这件事不应该由他来说,还是让李学国来出风头吧!
    “之前天明找过我了,李家台子准备拿出一笔钱来,在长甸河上架一座桥。”
    听到李学国的话,何老四等人都被惊着
第(2/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从种药开始苟道长生人间第一武夫华娱:让你拍摄公益,赚了百亿?废物乡干部竟是京城名少出狱当天,首富娇妻跪求复合从土匪窝杀回后,全家都给我跪下了这么大的球门,你们踢不进吗?旧日音乐家重生之无极天尊姐,走阴别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