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何老四等人都沉默了。
五万可不是个小数目。
大鱼淀还好说,人口过万,每家每户凑凑就能把钱拿出来,可是像后帮村和牛家店两个村子,人口比李家台子多不了多少,要凑够五万块钱,确实困难。
不过此刻谁也不愿意将自家的份额拿出来,都在心里盘算着,怎么将这笔钱凑够。
“天明,还有个事,办厂就要用工,这用工的名额……”
“用工的人数,暂定210人,六个村子平分!”
“天明……”
听李天明这么说,李学庆刚要开口阻拦,却见李天明摆了摆手,又忍下了。
用工方面,李天明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多占。
李家台子的人口最少,可耕地面积在大柳镇的六个村子里,却排在第三,人均耕地更是排名第一。
要是人都去了厂里做工,谁来种地?
当初建电风扇厂的时候,李天明就曾在王作先的面前打过包票,绝对不会影响农业生产。
现在也一样。
一旦农业生产被撂下的话,那些盯着李家台子,看他们不顺眼的人,可就抓住把柄了。
而且,大鱼淀等五个村子的占股比例已经被压得很少了,要是用工人数上再斤斤计较的话,怕是真的联合不起来了。
毕竟,要给足了他们好处,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跟着李家台子一直走下去。
210个进厂的名额,平分到6个村子,每个村子正好35人。
虽然不多,但也能解决村里一部分困难户的实际问题了。
何老四等人离开了,他们要抓紧回村开会商量。
乡亲们都在家等着呢。
5万块钱的投资该怎么分,35个进厂的名额要给谁,这些都有的闹了。
“学庆,天明,只给他们每个村子10,是不是太少了?”
不等李天明解释,李学庆便抢着说道。
“还少?学国,也就是看你的面子,要不然,这钱咱们村咋也能凑出来。”
李家台子现在确实拿不出50万,可是等到下个月养殖场的生猪、活鸡出栏,再加上卖鱼、卖鸡蛋的钱,还有电风扇厂的收益,凑够50万,对他们还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