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着这股生机勃勃的味道,秋天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仿佛就已经在眼前了。
老花家是不缺粮食吃的,这些卖掉就是老花头自己的收入。
有机器效率特别快,大方村每年都比其他村更早完成翻耕和播种插秧。
往年到了这时,周围村子,尤其是周家桥总会来借机器。
大队长就一句话:“借可以,给租金。一亩田一毛。”
对于其他村子来说,租机械比自己养划算多了,实在租不起的,只能老老实实出人力。
今年情况变了,其他村没有大方村这么雄厚的财力,包产到户之后农民自负盈亏,村里也就没那么大方给大家统一租机器了。
没了集体租,有个人租,总的来说,大方村拿到的都是一样的租金,为了提高效率照旧还是以村为单位统一出动。
先前卖草莓和蓝莓,年年作物又是丰收,去年厂里还赚了钱,大队长看着相当盈余的收支,一颗想干点什么的心开始蠢蠢欲动。
他一脸锁眉深思地在村里逛了一圈又一圈,到底还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呢?
要说上学,小学初中大学都供了,其实也就到头了。
高中么,想读的怎么也会去读,不想读的不读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村里也就没必要再出这笔学费了。
其余固定项目的开支已经很稳定,也花不了额外的钱。
春天阴雨也多,地上泥土松软湿润,走了这么几圈,大队长脚上的套鞋底上就沾了厚厚一层泥巴。
他找了块草丛茂盛的地方,借着草上的水珠狠狠蹭了蹭鞋底,套鞋上瞬间干净不少。
他突然心思一动。
路!
村里的路还是泥巴路!
大家都这样,其实泥巴路倒也都习惯了。
但现在村里有钱,为什么不修一条好一点的路呢?
这样大家去县城或公社,也好走些。
心里已经有了决定,大队长转头朝着离他最近的老花家走去。
如果要修这两条路,牵扯的可就不只是一个村的事了。
这里面需要的钱也是一个大数字。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的预算,但既然有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