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挥让别人干一些零零散散的小活。而他自己就在东广场新街这里学外省人开了一家小额信贷公司。
    曾仲康从亲戚朋友手里借1万块钱一年给840块钱,相当于月息7厘。继而又让亲戚朋友帮他介绍客户让别人往他这里存钱,给其他人6厘一个月的利息,谁帮忙介绍客户就给他1厘的佣金。
    这又大大的增加了其他人的积极性,你传我我传你,真的就让他的信贷公司做大了。
    然后他对外放的利息达到了一个月息2分。一个月2分钱的利息是什么概念,10万块钱一年的利息就达到了两万四千元。扣除掉他给别人的利息利润达到惊人的了元。
    04年的时候工人的月工资才在一千四五百块钱左右,他用别人的钱轻轻松松就能赚到1个工人接近一年的工资。他手里得握有多少个10万呀!
    这个年代的人们还是很淳朴的。那时私人老板们想到银行去借款那是难上加难,苦于没有资金,有了订单也不敢扩建。
    有了这个融资渠道后,很多的老板看到了希望,虽然利息高了点,而相对比他们得到的利润,那完全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有了这笔资金,虽然需要支付利息,利润会少一些,但是如果没有这笔资金的话,别说赚了,可能离工厂倒闭就不远了。
    那时的人们相较于现在还是比较淳朴的,如果你的厂子真的无法挽救,大多数的老板们倾家荡产、砸锅卖铁的也要先来还清债务,生活在这座不大的城市里脸面还是得要的。
    曾仲康就凭借着这些吸来的资金一边放贷,一边给自己做工程,收购物业等其他业务,没到两三年就发起来了。并且还在07年正式进军房地产业,成为了安州市有名的企业家。
    在曾仲康的带动下,有些脑子比较好用的人开始效仿曾仲康的方法,很快便涌现出好多家小型信贷公司在这里开了起来,被安州市的人民戏称为‘金融街‘。
    但是你说曾仲康是个好人吗?当然不是,马克思说过资本的原始积累都是血淋淋的。
    上辈子肖邦家里出事,肖邦的爸爸肖拥军第一个找的就是曾仲康,想找他借钱周转。
    但是身为肖拥军好朋友拜把子兄弟的曾仲康并没有把钱借给肖拥军,他非但没有雪中送炭,反而落井下石的让肖拥军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官场沉浮,我携前世记忆飞速上位人在大专,带着学生开发可控核聚变!家父吕奉先道界天下流放路上,我和闺蜜交换物资养相公娘子大婚选白月光,王爷我要君临天下逆流港湾都拿下首富了,谁还伺候渣前夫啊!大夏九皇子:从赐婚女皇妃开始神医下山:我的五个绝美师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