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把这个京兆尹的有关资料送来。
朴道斯很清楚,朱雄英对这个京兆尹随意生杀予夺的行为很不满,虽然杀的是倭奴。
“表哥,这么多年,海疆之上倭寇猖獗,就没有想过要灭了他们吗?”
朱雄英疑惑不解。
李景隆微微摇头,“我听说是有要灭他们的意思,但是当年被诚意伯刘伯温劝阻住了,好像说是海上风浪大,容易全军覆没,再加上东瀛较远,打下来得不偿失,而且连连征战,要休养生息,与民更始之类的理由,再加上大明刚立国的时候,他们称臣纳贡了,反正就那么劝下了。”
对这件事儿,李景隆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听说过而已。
朱雄英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不过四方蛮夷,凡敢称兵者,皆当斩,朝贡有个屁用,吴王定下来的厚往薄来之朝贡政策简直是误国!
还有那寸板不许下海的禁海之策,断了沿海百姓的活路,逼他们内迁种地,有些人走投无路成了海盗,还勾结倭寇骚扰沿海,海上倭寇有一大半都是国人。
而皇家却独吞海上贸易的肥肉,只顾自家发财,说到底,海禁就是吴王为保私利的一场闹剧,短视又自私,赔了钱、丢了人,还为后世埋祸根。”
朱雄英从历史长河中看到,由于禁海,错过了大航海时代,落后于西方崛起的步伐,断文明发展。
老朱的那厚往薄来的朝贡政策,就是大手笔撒币刷存在感。
只要面子,不要里子。
大明经济起不来,朝贡政策要背很大的锅。
其次就是商税。
李景隆轻咳一声,“表弟,你自己就是皇家的,你真狠啊,狠起来连自己都骂,其实禁海还防止走私呢。”
朱雄英摆摆手,“表哥,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闭关锁国!”
寸板不许下海,拒绝文化交流,确实也算是闭关锁国的基础版了。
朱雄英是真不明白朱元璋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东西,做的事情就让人很迷茫。
尤其是卸磨杀驴,以致功臣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事情上,在朱家王朝完全不存在被推翻的前提下,制造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