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封停止封禅的诏令,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彰显着一代明君以民为本的治国之道。
数月后,当李世民再次站在太极殿,看着各地送来的捷报 河北灾情渐缓,百姓开始重建家园;
李世民倚着蟠龙榻,指尖摩挲着案头泛黄的《停封禅诏》残稿,忽听得窗外传来归雁长鸣。
案几上,新呈的边疆奏报摞得齐整,薛延陀诸部纳贡的羊皮文书边角还带着草原的膻腥味。
“玄龄,你看。”
他将燕然都护府的捷报推过去,朱批在阳光下泛着暗红,
“回纥部送来的马群膘肥体壮,铁勒人开垦的新田已过千顷。”
房玄龄接过文书时,瞥见天子鬓角新添的白发,恍惚想起数年前那个燥热的八月。
彼时陛下在龙案前挥毫停封禅,墨汁溅在明黄圣旨上,像极了此刻窗外飘零的桃花。
“当年若执意东巡。”
李世民望着窗外宫墙,苍老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庆幸,
“薛延陀怕是要再起刀兵,河北的灾民又该多饿死多少?”
他突然转头,目光如炬,
“朕虽未能封禅泰山,可北疆安宁,百姓安居,这算不算比刻石记功更实在的碑?”
房玄龄躬身时,朝服玉带撞出清响:
“陛下以苍生为念,方有今日太平。臣记得那年停诏传至河北,流民们捧着粗陶碗高呼万岁,碗里的稀粥都跟着颤。”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低沉,\"泰山之高不过千仞,陛下仁德却如江海,泽被万民。
殿外忽起微风,将案头的奏章掀起一角。
李世民伸手按住,却摸到诏书上自己当年写下的:
藏污纳垢,无损山高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