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毛峰,可追溯到乃上古刘氏分支,毛氏乃上古刘氏所开创的夏国第八任君主夏威王的第五子王子毛受封西北边陲得国,赐国名为华,等级为侯国。
而华国后裔皆以毛为姓,而毛峰也是华国第三十四任君主华宣公毛贵的长子(因华国地处边陲,常跟西域胡人作战,战功赫赫,且将国土西扩千里,故而在第二十六任国君毛京在位期间,受到夏国国王册封为公国,自此毛氏君王皆以公自称。)。
自宣公毛贵薨后,毛峰则接掌华国。毛峰登基之时,华国已经历经近十代国君的励精图治和大力改革,华国的国力已经成为了西北关中诸国甚至整个天下都不可忽视的强国。
而毛峰更是站在先人的肩膀上海纳百川,四处招揽天下郁郁不得志的有才之士,号称只用其才,不看其德。于是,华国很快就因此得到了天下大批才能惊艳之士,这些人到了华国之后,为华国出谋划策、辅政强军,使得华国的国力直接一跃成为不逊于上古八国的存在。
最后,毛峰凭借着挥洒不尽的军事才能,一扫西北关中诸国,且收服关中三个庞然大物定国、夏国和龙国,也就是李姓、刘姓和高姓,实力大增。毛峰也因此去公爵,自称王爵。接着又兵出龙门,挥师东进,一举平定中原、河北,届时天下除了徐氏所控的虞、越二国,还有江南的一些小国,几乎尽入华国之手。
当时虞国之强盛丝毫不弱于华国,只是一来华国已大有一统天下之势,大势所趋,虞国覆灭也不过是时间问题。二来虞国历代君王皆不好战,自世间七十二国混战以来,几百年间可以说是生灵涂炭,历代虞王几乎都是以守为主,很少主动进攻他国,更无问鼎天下之心。
所以,在这种条件下,当时虞国第四十七任也是最后一任君主虞平王徐敬则做了一个天下人都想不到的决定,主动解除政权,促进天下一统。而华太祖毛峰感念徐敬的无私大义,当即拜徐敬为大华开国大将军,同时加封海源郡公。
徐敬这郡公的爵位与其他上古七姓一样,在毛氏诸王之下,却又是各大姓氏勋贵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