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4)页
    歌舞团的成功,让很多人看到了它巨大的宣传和商业价值。
    尤其是一手创建《大汉女子日报》的刘细君,听闻大汉歌舞团的巨大影响力,和身怀六甲的李嫣商议后,便怀着满腔热情,从长安风尘仆仆地赶到了燕京。
    她首先向刘据汇报了工作情况,并秉明要参与歌舞团的宣传和建设工作,同时也表达了李嫣的想法。
    刘据当即表示同意,老婆和妹妹的话,不能不听。
    于是刘细君凭借着自身对艺术的独特见解与卓越的领导才能,迅速亲自主持起歌舞团的工作。
    在她的精心打理下,歌舞团的表演愈发精湛,节目形式也更加丰富多样,愈发受到民众的追捧。
    与此同时,在刘据的授意下,刘细君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大汉话剧团。
    然而,筹备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难题便是缺少合适的剧本。
    现有的故事要么过于陈旧,难以吸引观众,要么情节简单,无法展现话剧的魅力。
    刘细君为此忧心忡忡,多次与刘据商讨对策。
    刘据深知剧本对于话剧团的重要性,迅速展开行动。
    他先是召集了朝中几位饱读诗书、富有才学的大臣,一同商议如何解决剧本问题。
    魏相提议道:“陛下,可广发告示,向天下文人墨客征集剧本,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定能收获不少佳作。”
    刘据觉得此计可行,当即下令在大汉各地张贴告示,承诺对提供优秀剧本者给予丰厚奖励。
    此外,刘据还亲自走访民间,倾听百姓们口口相传的故事。
    并授意刘细君等人深入市井小巷、田间地头,与百姓们交谈,挖掘那些藏在民间的奇闻轶事。
    这些源自生活的故事,或许能成为话剧团的宝贵素材。
    刘据满心期待地审阅着各地呈上的剧本,心想他来到大汉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和思想改革,应该也会有些成果吧?
    然而,一个又一个故事翻过,他的眉头愈发紧锁。
    这些故事,要么充斥着陈旧迂腐的观念,满篇皆是对权贵的谄媚与对传统礼教的生硬堆砌,难以触动人心;
    要么情节平淡如水,简单得如同日常琐事的流水账,丝毫没有能抓住观众眼
第(1/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致命偏宠,顾少步步诱哄二婚嫁豪门被宠疯,前夫和儿子眼睛哭瞎都建立新越港澳了,你让我回去继位?网游之九转轮回叶洛知秋叶洛知秋离婚独美后,疯批三爷跪求我原谅出狱后,假千金被厉少霸宠独美犟种双双把家还帝少小妻又闯祸了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