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4)页
  她惊叹于作者对人物的细腻刻画,无论是杨大郎的憨厚朴实、喜儿的纯真坚韧,还是吕霸天的残暴贪婪,每一个角色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最后。
    她拿起笔,在纸张上写下了自己的批注:“此剧甚好,当速排演。喜儿之坚强,杨大郎之悲惨,吕霸天之可恶,皆跃然纸上。望作者速来一见,共商排演大计。”
    写完之后,刘细君小心翼翼地将纸张卷起,放入一个精美的木盒中。
    然而,惊喜之余,刘细君心中也充满了疑惑。
    如此优秀的剧本,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为何要佚名投稿不透露身份信息?甚至连稿费都不要?
    她反复查看信件,试图找到一丝线索,可除了文稿,信件中没有任何能表明作者身份的信息。
    刘细君明白这个剧本对于话剧团来说至关重要,她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作者,好好探讨剧本的改编与排演事宜。
    当大汉传媒主编司马迁接到刘细君派人送来的剧本时,正在编纂最新一期的报道。
    读着读着,当"吕霸天"三个字跃入眼帘,他握着狼毫的手突然悬在半空,墨汁在纸张上晕开一团墨渍。
    “此吕某,倒与郅都有三分相似。”
    他喃喃自语,指尖划过"里正受赂"的段落。去年在河东郡采访时,他曾亲眼见过豪强与官吏合谋篡改田籍,当时记录的案例此刻与剧本中的情节如出一辙。
    司马迁忽然意识到,这部戏不仅是文学创作,更是当代社会的活化石。
    读到杨大郎累死田间的章节,司马迁想起阿父临终前口述的《天官书》残卷。
    阿父曾指着星图告诉他:“荧惑守心,主兵丧。”
    此刻他却觉得,真正的灾星不在天际,而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土地制度。
    他蘸墨写下批注:“杨大郎之死,非死于天,乃死于人也!”
    当喜儿逃入深山的情节展开,司马迁的瞳孔骤然收缩。他
    想起二十年前随武帝封禅泰山时,在深山中偶遇的"山民"——那些被豪强逼得走投无路的百姓,衣不蔽体,形如鬼魅。
    “白毛女”三个字突然在他脑海中具象化,仿佛看到一个浑身雪白的女子在月光下奔跑,身后是无数被压迫者的冤魂。
第(3/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赵旭李晴晴我救老公的青梅,却反被她诬陷仙魔同修叶小川云乞幽职场新人之外贸员宗门新规!徒儿们禁止内卷刚下山,就被五位师姐宠上天府中人有背景?抱歉,我背后是公主精灵王座之语姜小白李思研再睁眼,我怎么突然多了个娇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