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现在都会精打细算,不像以前那种赚钱容易的时候,差不多就能接受,那时候客户只要听到和自己需求符合,多半都是会投保的。
现在却会困难很多。客户会权衡再三。昨天,林丽和一个离职好几年了,中间又回来公司的直销渠道做了半年的业务员,那种是有固定底薪和社保的,可是她在去年底还是离职了,因为那半年都没有出寿险单,她说感觉挺难的。她之前认识的客户层次太低。本来他们那个渠道在招人时候就说要取代他们公司的保险代理人的。
但是保险代理人制度已经出来很长时间了,公司那些能留下来的保险代理人工作时间都超过十年 ,而且很多都是有很深的基础的,不是说取代就取代。
相对来说,那个直销渠道是疫情后才发展起来的,他们现在总人数才几百人,很多都是一张白纸,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也没有在市场上历练过的。他们只是在吃老本,就是把公司一些离职业务员名下的那些没有人跟进的孤儿单进行跟进,以此来出单。
可是这些资源不是长期持续的,还是要不断去开发新的客户才有用。靠这些老本叫嚣着要取代别人有很久积淀的代理人渠道,其实也是很搞笑的。
林丽听过他们的培训,讲的内容还比较陈旧的那些观念,如什么见客户“降龙十八掌”,那些都是十几年前的内容了。有一些之前在代理人渠道或经纪渠道离职的人就去了那边 ,他们的 培训并没有那么系统,都是在炒旧饭,很难有新的突破。
久而久之还是原来的老路。林丽认为公司不会大肆发展那个渠道,因为按照公司一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习惯,目前的大环境低迷,只会不断压缩成本,才能保证较高的利润。一旦销售转为那种有底薪又有社保、公积金的方式,公司的人力成本无疑就加大了。
这也是为什么喊了很多年,保险销售员依旧还是以代理人制度为主的原因。林丽以前在那些地产开发公司或者地产代理公司,他们的销售体系,只要是那种给固定工资加五险一金的,多半战斗力并不强,而那些有责底薪或者没有底薪的销售队伍都是狼性很强的。
如果一个公司自己养着一支销售队伍,虽然员工很有归属感,但是它不宜太多人,不然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