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苒打算再去想办法弄个炉子回来。
之前她买的那个铁皮炉子,烧的是劈柴。
刚开始烧的时候,烟很大,只能放在外面烧。
等烟小了再拿到屋里,麻烦的很。
顾逍听说后,想办法弄了四个煤炉子回来。
两个放在苏家这边,一个屋子一个,另外两个拿回家取暖用。
弄到了煤炉子,还要想办法弄煤球。
城里煤球供应紧张,都要凭票购买。
煤面子虽然也要票,但是相对管的没有那么严。
有些工厂会把剩下的煤面子打包转卖,价格也不贵,但要自己去拉。
顾逍提前打听了,带着人开着拖拉机,拉了满满一车回来。
买回来的煤面子掺上黄泥、和上水,混合均匀后再用煤球机子脱出煤球来。
天气好的时候晒上一两天就能烧了。
现在村里人的条件渐渐好了,看见他们烧煤球取暖确实好用,便也都纷纷跟着买煤面子回来自己打。
有的弄不到煤球炉,就自己动手用铁皮改造。
村里人不乏能工巧匠。
到后来,连头花点的炭盆也被大队改成了煤炉。
既能烤火又能烧热水喝,冬天干活再也不怕冻手了。
拉完煤回来,顾逍便又开始粉刷屋子。
自己买的石灰和大白粉,自己动手刷。
天气冷,他却忙得热火朝天,常常身上只着一件单衣。
苏清苒见他隔三差五就要往新家弄东西,怕他身上钱不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