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革,那些先进的思想如同春风一般,吹遍了每一个角落。而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并不是不该革命,而是革命的不彻底。消极地吸取教训,显然是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是滞后于时代的表现。
在小甄庄的后辈八兄弟中,除了长房的两兄弟仍然坚守家园,勤于垦荒种地之外,三房的恩平、恩宜,二房的恩南、恩友先后加入了各种先进团体和革命队伍,积极投身革命,并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恩南身材挺拔,目光坚定,他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毅然踏上了革命的征程。
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他历经磨难,却从未放弃。建国前,他曾任中共江南党校秘书,为党的事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解放后,他担任栗阳县委书记等职务,成为共产主义先锋队中党的县级领导干部。恩友为人热情豪爽,他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成为一方土地上的先锋战士。
他不畏艰难,勇于拼搏,为了建设美好的家园而努力奋斗。于 1989 年善终,他的一生虽然平凡,但却充满了意义。
而恩平、恩宜两兄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家庭较为殷实,先后中途脱离了组织。恩平性格豁达,为人豪爽。
他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也曾满怀热情地投身革命。但后来,由于家庭的原因,他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离开了革命队伍。
在“文革”后期,他遭受冲击,被游街批斗。那是一段黑暗的日子,他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他性格豪爽,看得开,放得下。他在困境中不断反思自己的人生,再次经历了循环式的固守与围城的反思。最终,他大难不死,直到 2020 年才寿终正寝,享年近一百岁。
值得一提的是,在甄氏三兄弟的后人中,恩字辈的大房虽然没有一人走出去,但到了下一辈,成树、盛龙等相继参军入伍,开始闯荡社会。他们怀揣着梦想,踏上了新的征程。那绿色的军装,那坚定的步伐,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勇敢与担当。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恩尉之孙甄皓、甄玉、甄荣先后在高考中榜上有名,并走出庄园,融入社会这个大熔炉。
他们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