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4)页
    1958  年,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站在了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共产党中央豪情万丈地发出了“超英赶美”的伟大号召,一场轰轰烈烈的“生产大跃进”运动如同熊熊烈火般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蔓延开来。
    就在这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年代,我来到了这个世界。我的父母正值青春年少,他们都只有  24  岁,风华正茂。而奶奶呢,是一位年富力强的女性,眼神中透着坚毅与睿智。
    他们都是那个火红年代的亲身经历者,见证了砸锅变铁大炼钢铁的热潮。那时候,村庄里处处弥漫着炽热的气息,人们的脸上写满了豪情壮志。
    铁匠铺里的炉火日夜不熄,铁锤敲击铁块的声音此起彼伏,仿佛在奏响一曲激昂的建设之歌。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风中飞扬,那股浮夸的风气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人们向前冲。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我的家人充满干劲,他们心中怀揣着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为了建设美好的家园而努力拼搏。
    他们坚信,只要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奶奶毫不犹豫地将家里的铁锅铁铲都交给了人民公社的大铁炉,那决绝的身影仿佛在诉说着她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她带着一家老小来到生产队的食堂,那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奶奶带着两个姑姑在食堂就餐,母亲则带着两个姐姐在同一个食堂用餐。而我,在  1960  年大食堂解散之前,一直靠吮吸母乳维持生命。那温暖的乳汁,如同生命的源泉,滋养着我幼小的身躯。
    回首那段历史,我们仿佛能够听到那个时代的激昂号角,看到人们为了实现国家富强而奋斗的身影。那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年代,人们用自己的热情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篇章。
    大食堂关闭,大锅饭散伙后,人们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河口集上有个生产大队的干部编了个顺口溜:“入社两三年,没见一分钱,若不是小鸡下几个蛋,断了油和盐。”
    这话虽然是大实话,大家心里也都清楚明白,但在当时,这可是非常严重的负面的右倾思想。
    如果此人当年是国家公职人员,肯定会被打成右
第(1/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熢火之下克系执法官饥荒年,我囤货娇养了古代大将军叶苜苜战承胤我用花瓶通古今叶苜苜战承胤主播娇又软,榜一少爷们集体开宠饥荒年,我国货娇养了古代大将军我刚换麒麟肾,你们就要跟我退婚?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修罗剑神王腾镇国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