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两把盐!\"老李踮脚查看火势,火苗舔舐着锅底,将大锅烧得通红。不远处,几个战士正合力抬着狍子走来。\"都麻利点!\"老李抹了把额头的汗珠,\"乡亲们天黑前就到,咱们得让第一锅肉准时出锅!
夜幕降临时,几十口大锅同时掀开。浓稠的汤汁泛着油亮的光泽,肉块在咕嘟声中上下沉浮,野蘑菇吸饱了肉汁,胀得浑圆饱满。老李用长勺舀起一勺汤,吹凉后尝了尝,满意地点点头:\"火候够了!通知各连,准备开饭!\"
开饭前,大飞站在高台上讲话:\"乡亲们,兄弟们!今天咱们不聊打仗,只说过年!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能聚在一起吃顿热乎饭,不容易啊!\"他举起手中的搪瓷缸,\"这第一杯,敬逝去的战友,敬还在受苦的同胞!\"
全场寂静,许多人红了眼眶。接着,大飞话锋一转:\"但咱们不能光哭!鬼子越是想让咱们过不好年,咱们越要热热闹闹地过!来,开饭!\"
顿时,欢呼声、碰杯声、孩子们的笑声响成一片。炊事班的战士们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穿梭在人群中,红烧肉、炖粉条、白菜豆腐,每一样都香气扑鼻。乡亲们起初还有些拘谨,但在战士们热情的招呼下,很快就放开了。
火光映照下,人们捧着粗瓷碗大快朵颐,汤汁顺着嘴角流下也顾不上擦。这一刻,所有的艰辛都化作了舌尖的暖意,在灶火与欢笑声中,军民共同迎来了这个战火纷飞里的团圆年。
\"小伙子,尝尝我腌的酸菜!\"李大爷非要往一个小战士碗里夹菜,\"比你们这大锅菜下饭!\"
\"大娘,您尝尝这个!\"林秀端着一碗饺子送到一位老奶奶面前,\"是战士们包的,虽然模样不好看,但味道肯定不差!\"
孩子们最是开心,在帐篷间追逐打闹,时不时被战士们抱起来转两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