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了然:“娘娘说的是,不过这件事还是顺其自然好。以免叫别人多想,那也对四郎也不好。几年都等了,也不在这一时。”
太后知道贵妃的意思是,反倒不好去催着陛下。她于是点头:“我叫你来,就是这个意思。你跟皇帝在一处时候时间长,也看看他的意思。”
“娘娘放心,我知道,这事我留心着。到了来年开春儿,正好四郎媳妇也生了,那时候行动也方便些。”贵妃道。
“嗯,你是个周全的。好了,不说他们了,你留着跟我用膳吧。一个人吃饭没意思。”
贵妃当然说好。
她是经常陪着太后用膳的,后宫嫔妃众多,能单独留下陪着太后用膳的,就只有贵妃。
就只是为了这一点,她的地位就不可能动摇。
那些年轻的小嫔妃看着后宫没有皇后,贵妃年纪不小,没有亲生子,多少有些蠢蠢欲动,可惜都没用。
贵妃甚至懒得治她们,自然有人会帮她治。
如今也都服帖了。
太后娘娘虽然渐渐老了,可她的眼光依旧敏锐。
就如她所说,孙子都是亲生的,偏一个不代表就要厌恶另一个。
但是,她已经从皇帝和太子如今的相处中,看出了端倪。
皇帝和太子两个人保持着一种极其微妙的平衡,但是这种平衡是脆弱的。
只需一件事,一个小事就可能打破。
果然,就在这一年的十一月初,这个平衡就出了问题。
太子最大的支柱之一,平北王赫连素不行了。
赫连素一向是身子不错,可他也一样征战多年,受伤无数。
本来他虽然有些病痛,并不致命,可谁能想到,一代英雄,最终战胜不了一场风寒。
一开始他病倒,陛下还叫身边贴身的内侍去看望,请太医去医治。
老大王也表现的很轻松,能吃能喝,就是有些不舒服罢了。
谁也没想到,短短三日,情况就急转直下。
几番高烧过后,他一下子就撑不住了。
陛下派了所有的太医去,也是没法子。到了十一月十六的时候,赫连素明显是已经药石无医。
一口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