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如果能将朱标和朱元璋的同盟击败,朱元璋觉得,自己这个二儿子确实应该当皇帝。
再说过来,朱标和朱樉都是自己的儿子,无论谁当了皇帝,皇帝都是老朱家的,肉烂在锅里,总比被人叼走了强。
朱元璋的心里有了主意,勉强认可了朱樉,但他并没有打算要直接帮助朱樉的意思。
朱元璋最大的让步就是让朱樉自生自灭,他暂时不出手打压,就想看看朱樉有没有能力做出一番事业。
马秀英得到了朱元璋这个想法,便离开了御书房,朱元璋的信誉是极好的,只要他答应了的事情,就不会反悔。
……
回到家的朱樉神清气爽,在大明他有了疼他呵护他的大哥,还有一个能让他依靠的母亲马皇后,大明也有了他在乎的人。
他答应了母亲马皇后要做到农无税,但是农无税有一个很大的前提,那就是百姓要能吃饱肚子。生产过甚,才能催生出繁华的商业。
大家都吃不饱,饿着肚子,商业是很难兴盛的。
尤其是在百姓大量经商之后,土地的产出减少,人总是要吃饭的,粮食从哪里来?
所以农无税要解决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让百姓吃饱,并且解决以后的吃饭问题。
杂交水稻的技术朱樉可以从仓库空间去找,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光有技术没有种子,也没办法弄出来了。
现在朱樉手中的种子,有玉米和红薯,就再仓库空间里躺着,入秋的时节,已经过了玉米的种植时间。
朱樉也听过秋玉米,但秋玉米是因为种子的缘故才能在秋天播种,并且对地理环境都有要求。
如今想要种植玉米,只能通过大棚技术来解决。
朱樉并不懂什么大棚技术,只能去仓库空间寻找,看了一天一夜的书,还是没能完全弄懂。只能依样画葫芦的去弄。
最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没有塑料薄膜。防寒避风,塑料薄膜起很大的作用,如今却没有,科技限制了生产力啊!
朱樉还能更加的奢侈,制造高炉,炼制出玻璃来,用玻璃罩当塑料薄膜使,但他这么做,只怕会有无数的贼偷潜入王府,偷玻璃。
朱樉不想搞出那么大的动静,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