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爹,那家德就是命。你就别说家德了,就说老二家林吧,他在这个屯子上学,是有学校了,这个学校顶多就能上四年级,考上五年级,就得上南面学校。这不在南边富士,好歹上完小学五年六年,再考上初中,又得换学校了,就不念了。”
学校干活开始了,挖土是学校西北的大坑,挖土,场上按着年级从北侧往东拐,一字摆开,同学们有挖土的,有抬土的,挖土的自己班给自己班装筐,抬土的,只管抬土,挖土的给筐装满了,抬起来就走,抬土的一个接着一个。老师,学校这回新增了两个,有五个了。为了安全,老师都分开了,土坑旁,学校搞两个女老师看着,一边一个,看着大坑,这个地方是最危险的地方了,我们取土的这个大坑,就是屯子里各家挖土的地方,很多人家,每年秋天抹墙。搭炕用土,都是来这个地方,用马车牛车拉土。这里的土坑挖的太深了,有的地方,都往里掏出大盖子了。
抬土的路上站着一个女老师,老师在这里就是看着抬土的来回有序就行。
倒筐的,新盖的教室里,一个屋一个男老师,指挥着倒土。但教室分开了,一个教室,一分为二。我们的教室是土房子吗?一个教室是两间房,指挥的老师是对着上面的大梁柁分开,一面一个班级。
学校的老师可会分了,一年级,刚入学呀,抬土不参加。剩下的四个年级,二、三、四、五,一个年级分半拉教室。
挖土场上,两个老师看着同学们挖土,装筐,不断的喊着,注意,注意安全同学们,瞅着瞅着上面的土,别塌下来。
抬土路上,老师看着来回的同学们,不时地喊着,加快点脚步呀,加快点脚步,特别是拿空筐的,回来的,那筐也不沉了,咱们稍微走快点,咱们学校抬土垫教室,计划是三天,要是咱们同学抬的快,两天能完成了,那才好呢。
“老师,咱们这是愚公移山呀?”我问道。
“对,这是愚公挖的山,愚公挖了土没运走,咱们给它运走。”
“老师,咱们抬完土,教室垫好了,新教室有桌子凳子吗?”曲玉章问道。
“啊,桌子,课桌没有,大队现在正在想办法,弄大板子呢,听说是搞一些大板子给定一些桌子和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