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没得选,既然要还掉欠下的人情,总不是那么容易的。
郑九摒弃杂念,很快进入忘我自观的状态。
《锻阳术》修习到第二阶段,难度陡增。
如果说第一篇大荒拳经是淬阳力、塑拳轨,并以气促力,那么第二篇山海篇便是锻熔炉、孕大势,以大势破万钧。
大荒拳是基础,基础之一便是淬阳力,以气强体,以气养力,气便在丹田之中。
基础之二便是塑拳轨,与其他武道门派不同,古武元门的锻阳术首先要熟知力量的路径,也即从发力点到目标位的线路。
此路径便称为拳轨,力量轨迹有千万条,能促使力量爆发的最简单、最有效的那一条便是大荒拳经中要掌握的拳轨。
普通人修习,没有个五六年之功,出不了什么效果,丹田之气太弱,培育起来不仅要吃大苦,还要有一定机缘。
而对拳轨的琢磨,更是极难把握,所以,冯氏兄弟练了三年才有小成,却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郑九则直接略过淬阳力这一层,有道元符种孕育出的强大气海,让他的身体犹如易经洗髓一般,躯体之强,阳力之盛,不是普通武师练他个十年八年可比的。
第二关塑拳轨,对郑九来说同样容易,道元符种淬炼出来的那双无形的眼睛已经具备了神识特征,对无形的风向判断都洞察秋毫,何况是拳路轨迹。
所以,郑九只用月余便掌握了大荒拳经。
但是山海篇就是不是那么回事儿了,锻熔炉还好理解,孕大势便很难捉摸,是造势?还是压制后引导?
既要快速壮大丹田气海,又要压制逐渐膨胀的阳气,很令郑九矛盾和苦恼,压制不住,又如何引导?
是以,山海篇三十六式,郑九只练到了十五式便感觉到举步维艰,那蓬勃的丹田之力眼看要压不住了,那么第十六式倒转山河,究竟是破?还是收?
如果不破不收,如何倒转?
如果是收,按照目前的状况怕是收不住的,可是若要破……很难想象破了之后,会是一副什么样的光景?
经脉尽毁、气海枯竭?丹田崩碎?
又或者是不破不立?
郑九下不了决心,便去看那灵台,氤氲的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