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光明宫的建造历程,那是一段充满了挑战与希望的艰辛之旅。凭借着后世记忆,从选址之初,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南京,这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古都,它见证了无数王朝的兴衰更替,承载着先辈们的奋斗记忆,也寄托着大明共和国的未来期望。在这里建造光明宫,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为政府提供一个办公的场所,更是要树立起一座象征国家新生与希望的不朽丰碑。
在建筑风格的敲定过程中,我独自在脑海中反复构思。那些来自后世的独特建筑意象——有着庄重威严之感的白宫,以及充满独特韵味的青瓦台,在我的记忆深处不断浮现 。这是独属于我的灵感源泉,还无法与旁人言说。我只能在心中默默梳理,将这些风格的精髓一点点拆解、融合。我开始尝试将庄重、对称的布局特点,与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等传统元素相结合,脑海中一幅幅设计草图不断成型又推翻,在无数次的自我否定与重塑中,逐渐有了一个模糊却又独特的方向。
当我带着初步的想法与国内顶尖的建筑师们展开研讨时,大家围坐在一张堆满图纸的长桌前,眼神中满是期待与好奇。我开始阐述自己的理念,从整体的布局到细节的装饰,每一个设想都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建筑师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认为应当强化传统元素的表达,有的则建议在功能布局上更加现代化。在你来我往的交流中,方案不断完善,那些原本只存在于我脑海中的模糊概念,逐渐变得清晰、具体。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我们最终确定了以新古典主义风格为主调,融入传统建筑元素的独特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