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一次漫长而紧张的测试后,李琳兴奋地喊道:“找到了!调整发射电路频率和功率就行。”她的声音充满喜悦和激动,仿佛所有疲惫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张工立刻凑过来,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们赶紧精心设计频率调节电路,让电台能在不同频段工作,同时加大发射功率,又时刻留意防止功率过大导致设备过热损坏。李琳和张工日夜守在实验台前,眼睛紧紧盯着仪器,一旦发现设备有过热迹象,就立刻调整功率,反复调试,力求达到最佳状态。他们的坚持和努力,终于换来了这一刻的突破,他们知道,距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王工也没闲着,为解决战场震动、潮湿等问题,他经过多次试验,一边安装橡胶减震垫,一边说道:“有了这减震垫,应该能缓冲震动了。”他神情专注,手中工具在设备上灵活操作,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他还对外壳采用防水密封设计,用特殊密封胶仔细封好接缝处。每一道密封胶的涂抹,他都小心翼翼,确保没有一丝缝隙。他清楚,这些细节关乎设备在战场上的稳定性,容不得丝毫马虎。他不断进行实验,测试不同材料和设计,只为让电台在恶劣战场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
一位通讯领域的资深研究者也加入进来,他皱着眉头思索:“怎样的通讯频率、编码规则和协议才能既准确又保密呢?”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查阅大量资料,不停地在纸上写写画画,纸张堆积如山。经过一番苦心钻研,他终于制定出一套方案。“我考虑了不同部队的作战需求和通讯特点,用特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