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姑看一本,登记一本,然后放在桌子的另一边。从早上一直登记到中午,多半箱子的书,才登记了一半。吃过午饭,三姑本来打算继续登记连环画的,秀萍拿着一本书来了。一进门,秀萍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意。
“三妮儿,和你商量一个事儿,你看沾不沾。”
“啥事儿啊?”三姑有些好奇。
“我们班里有两个同学,她们在家里办了一个补习班,替小学生补习功课。一个学生一天收两毛钱,她们俩一共收了二十个学生,一个人一天能挣两块钱。你说咱俩在家里也没事儿干,要不我们俩也办一个补习班,挣点儿钱开学了当学费。”秀萍兴奋得满面通红,眼睛也亮晶晶的。
“这……”三姑有点儿为难,“有时候俺娘会叫我去地里干活,我不能一天到晚都在家里守着。”
“我忘了给你说了,我们办的复习班,不用一整天都守着。就是每天吃过午饭后,从中午一点半开始,补习到下午四点。这个点儿天气太热,大人们都在家里歇晌,咱们把孩子们都聚在一起,省得孩子们出去河里玩水,去地里发费。让他们家里人掏两毛钱,他们心里也乐意。四点以后,天气凉快了,把孩子们放回去,他们能去地里干活,我们也可以去地里干活。还有,前晌我们不上课,前晌半天都能去地里干活。”秀萍分析得头头是道。
“那还可以,可是我们把那里当教室啊,我们家的屋子都不大,盛不下那么多孩子,你们家里有地方吗?”三姑心动,又担心房子问题。
“我家有地方也不能在我家,别的先不说,就我弟弟那个惹事儿精,就捣乱的我们没法办补习班,到时候我娘不但不说我弟弟,还得怪我不沾闲,啥好事儿也得叫她给弄黄了。”秀萍坚决反对在她家办补习班。
“那我们在哪里办?”
三姑有点儿为难,找不到地方当教室,补习班就办不了了,好好的计划就要胎死腹中。秀萍低着头沉吟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小心翼翼的开口。
“三妮儿,你看咱能不能在你们家的院子里当教室,你院子里的大梨树有阴凉,不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