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被爷爷说中了心事,三姑尴尬的不行,红着脸说不出辩驳的话来。正在这时,院子里传来一个孩子的声音。
“三妮儿在家里没有?俺们找她有事儿。”
三姑抬头,就见两个十来岁的小女孩,手拉着手站在过道口上。三姑认得,这两个女孩都住在村子西头,是叔伯姐妹。
“你们买东西还是……?”
三姑对自己的补习班已经不抱希望,以为两个女孩子是来买东西的,可是现在代销店都是二姑管着,她不确定那两个女孩子找她干什么。
“俺听成奎家的三妮儿说,你和秀萍在家里办补习班了,问问你收不收俺?”
“收,收,收。”三姑激动坏了,强压下了心里按耐不住的兴奋,故作平静的接着问:“你们上几年级了,我们这里收三、四、五年级的学生,你们上几年级了?”
“我上四年级。”
“我上三年级。”
“行,你们来我这里报个名吧。”
三姑领着两个女孩子,来到自己屋里,把小黑板上的招生简章,给她们两个看,并向她们解释。
“如果你们按天给,一天两毛钱;要是按星期给,一个星期七天,给你们算一块三。要是按月算,不管一个月三十天还是三十一天,只收你们五块半。交了钱,就得每天都要来上课,不上课也不会退钱给你们。”
两个女孩子对望了一眼,然后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按天交。”
三姑掀开本子,在本子上登记她们的名字信息,一边登记,一边给她们分析着。
“你们一天一交,是最保险的,但是如果交一周和一个月的人多了,我们可能就不收按天交的学生了。一周一交或一月一交的,表面上看,一下子拿的钱多。实际上你们省了钱,一周一交的每个星期省一毛,一下子交一个月,省得就不是一毛两毛的了,能省六七毛呢?”
“交的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