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梁山的次日上午,铜锁特意来找他,他把自己的困惑和焦虑,说给铜锁听。铜锁说:“你视我为知己,这是我一辈子的荣幸和骄傲。既然你我为知己,关于这事,我就给你说两句话:一句是父母之间的事,往往没有谁对谁错,儿女无法真正知晓,自然也无法插手;第二句,不为死的为活的。家母既然已经走了,说明她已经在这个世上待够了,离开待够了的地方去喜欢的地方,这是家母的选择,咱理当遵重她的选择。倘若咱揪着不放,不但活着的人活不痛快,离去的人在那边也不能安息。所以,当放手时就放手,这才应该是最明智的做法。”
他又把自己的想法,对水仙说了一遍。水仙的说法跟铜锁基本一致。他细细地想细细地品,觉得二人不谋而合,说明二人作为非当事人,头脑清醒的情况下,这样考虑是对的。自己也不应该继续沉在里面,一直揪着这事、揪着老爹不放,那样无论对爹还是对自己,都没啥好处。于是,他暗自决定将此事放下,彻底放下,去做男子汉该做的事,在外边已经不能单独立足的情况下,在这梁山上,仗着爹的影子,再重打锣鼓另开张,开启一番新的天地,做出一番像模像样的事业,告慰娘的在天之灵。同时,也劝云娘在心里放下,尽早走出痛苦的阴影。
回到梁山的第七天,爹把他叫到了忠义堂。爹指着桌上的一张布告说:“看看,先看看吧。”
大龙凑到跟前仔细一看,原来是朝廷发布的布告:关于缉拿他和铜锁等十五名土匪首领的布告。上面都有悬赏金额;另一张则是悬赏缉拿宋江吴用等梁山泊头领的。
大龙看完了这两张布告,眼光刚刚移开,宋江就说道,“看明白了吧?朝廷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看你还敢往哪里去?这回你该老实了吧,不跑了吧?唵?从今往后,你给我老老实实的待在这里。你也可以离开,去你想去的地方,那就看你能走到哪里,倘若再被朝廷抓去,你可不要再想着让你爹带兵去救你了,因为那是你自投罗网,自己找死。你已经长大成人了,你不再是两三年前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