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对生长环境有着特定的要求,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性较强,能够在一定程度的低温环境下生存。它适宜生长在海拔400 - 1500米的山坡、山谷林缘或疏林中。在我国,山茱萸的主要产地分布在河南、浙江、安徽、陕西、山西等地。河南西峡县被誉为“中国山茱萸之乡”,这里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合山茱萸的生长。当地的山茱萸产量高、品质优,其果实饱满、色泽鲜艳、有效成分含量丰富,在国内外市场上都享有盛誉。浙江淳安也是山茱萸的重要产区之一,该地的山茱萸以其优良的品质和悠久的种植历史而闻名。此外,安徽石台、陕西佛坪、山西阳城等地的山茱萸也各具特色,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中医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形态与特征
山茱萸是落叶乔木或灌木,高度可达4 - 10米。其树皮为灰褐色,较为光滑,随着树龄的增长,会逐渐出现一些裂纹。小枝细圆柱形,呈紫红色或灰褐色。叶片对生,纸质,形状为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 - 12厘米,宽2 - 6厘米。叶片的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均被贴生短柔毛,侧脉6 - 8对,弧形内弯。山茱萸的花先于叶开放,伞形花序生于枝侧,有总苞片4,卵形,厚纸质至革质,长约8毫米,带紫色,两侧略被短柔毛。花小,两性,黄色,花萼裂片4,不显着;花瓣4,舌状披针形,长33毫米,黄色;雄蕊4,与花瓣互生,花丝钻形,花药椭圆形;花盘垫状,无毛;子房下位,花托倒卵形,长约1毫米,密被贴生疏柔毛,花柱圆柱形,长15毫米,柱头截形;花梗纤细,长05 - 1厘米,密被疏柔毛。果实为核果,长椭圆形,长12 - 17厘米,直径5 - 7毫米,红色至紫红色;核骨质,呈椭圆形,长约12毫米,有几条不整齐的肋纹。花期在3 - 4月,果期在9 - 10月。
四、药用部分
山茱萸的药用部位主要是其干燥成熟的果肉。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将果实除去果核,然后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干燥,得到可供药用的山茱萸肉。山茱萸肉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长1 - 15厘米,宽05 - 1厘米。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