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操的日子也在地面练习结束后很快到来,顺序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排列,不过并不是高度越低难度也越低,因为1000米以下的低空和向来都是个技术活,所以它们排在了3000米以上的高空前面,1000米以上3000米以下的“中间空域”的后面。
随着机舱口的指示灯亮起,舱门打开,跳伞指挥员指着外面大喊道:
“走!走!走!”
项骜位于第一位,他快跑两步纵身跃出,在自由落体三秒钟后身后猛的一拉,伞包张开,巨大的上升气流将人快速兜起,到了这一步最关键的操作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保持好着陆姿态,然后中途还能欣赏一下几千米处的风景。
只是和同批新兵的兴奋放在一起,他的反应有些寡淡,因为这云上的景色,无论如何壮丽雄奇,勾起的都只是和水欢最后一次出游的回忆。
在双脚踏上安置好发烟弹的降落点后,要做的只有一个:赶紧将伞包回收进包,然后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和战友完成集合——如何让伞兵落地后迅速完成集结一直是仅次于跳伞本身的重中之重。
王牌部队之所以是王牌,除了更好的装备,更严苛的要求,还有一点少有人提及,那便是节奏。
节奏快是这里的一大特点,像集训时在粪坑里一躺半天的那种情况再也不会发生了,除了固定的休息、进餐时间之外,其余都被塞得满满的,因为需要学习的内容、掌握的技能实在太多了。
尤其是理论层面的远比想象中的繁杂,仅仅语言一项便早不是学会些日常法语能涵盖的,比如世界主要语种多少都得会点,不要求能流利对话,但得能听懂这些语言发出的简单口令,和军事有关的基础词汇也需要会说会写会识,这里面包括但不限于英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阿拉伯语等。
其中当然也包括中文,然后由于这门语言一直是全球“最难学”排行榜上稳坐第一的存在,所以搞得好多战友焦头烂额;这时候项骜的优势便体现出来了,那中文教官的水平在他面前也只是个小学生,这导致私下里找他来补课的人一直络绎不绝,这边也因此得了不少回报,比如来求学的都认真的很,没谁企图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