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徐家犯了错,殃及了宁段,如今储君之位,当真尤未可知。
“那依你所见,此题何解?”宁楚楚好奇道。
“房相不愿北伐,自然是重文抑武。”宁段坦然道。
交谈间,大殿之上已经有人作出了回答。
只见荀牧率先出列。
他先是走到虞帝面前恭敬一拜,然后才开口答题。
“若无武将驰骋疆场,我等又哪有机会能提笔读书?自古便有以武止戈,以武卫国之说,武道,乃我大虞立身之根本,依草民愚见,武胜于文。”
此言一出,不少人醍醐灌顶,点头称是。
不少官员向荀牧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且不论政见如何,这荀家的晚辈的状元之名,确实毫无水分,不是上来镀金的。
虞帝略微满意。
不愧是自己的人,这荀牧深得朕心。
当房相说出文武之别这句话的时候,虞帝就知道这老东西又想拿北伐说事,阻止自己打仗。
而荀牧确实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说,武胜于文。
房相并未认可,也没有抨击,而是微微点头,等待着其他人的回答。
有荀牧珠玉在前,其他学子也纷纷效仿。
长篇阔论在百官面前洋洋洒洒诉说武者的地位何其重要,应该穷兵黩武,尊武弱文。
当然,也有些头铁的学子,另辟蹊径,非得说文大于武,整出一些车轱辘话来回的转,引得百官频频摇头。
很快轮到了王端。
“这是探花郎?生的果然是俊朗,可看这神态,似乎木讷了些。”
“探花郎只需好看就够了,哪会有什么文采?”
赵家子低声提醒道:“王兄,跟着我们说,不会有错,陛下喜武。”
却见王端道了谢后,径直走到台前,恭恭敬敬给虞帝鞠了一躬,然后竟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房相面前又鞠了一躬。
“他难道不知道陛下不喜欢房相吗?”
“他怎敢!”
“傻子,真是个傻子!”
房相也有些意外,略微抬起眼眸。
只听王端扬声道。
“自古伐兵,讲究名正言顺,若无圣人教化,我们皆是蛮夷,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