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她把这些书从黄川镇带回来时,林辉尚在卢家,而林耀更是还在木材铺当徒工。
如今不过短短两个来月的时间,自家就添了两口人,自己也多了两个孙儿,孩子们也多了两个手足。
梁青娥看向朗声诵读的孩子们,林辉挨着四壮坐,半大小子脊背挺的笔直,声音洪亮有力,当初的消瘦单弱早已不见。
她接过书本,问道:“这里面的学问可吃透了,抄完后有没有仔细校正过,里面别有错字才好。”
她不懂科举,也不懂四书五经,更不知道县试院试府试都是啥,又会考些啥。
她只是个农家老太太,侥幸认得些字,这几年跟着孙子又习得一些字,虽照着书本能把文章通读下来,然内里更深刻的释义,她是说不上来的。
但她知道一句话,那就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关于圣人言训的注解注释,那是万万马虎不得的,一个字错了,整段句子的意思可能都会跟着改变。
所以读书相关的事,得慎之再慎之。
大壮听阿奶问学业,面上就有些赧然,“每本书我抄之前,会先通读过两遍,待抄好后,有些不甚明了的地方,也同夫子请教过……”
他面容微敛,神色隐隐有些郑重:“至于有没有吃透里面的学问,孙子不敢狂言,总之里面的学问教诲,孙子每每翻开,都会另有一番感悟。”
梁青娥点头:“读书的事你懂,但种田的事,阿奶更懂,想来读书和做农活一样,也要讲究个劳逸结合,看书累了,就出来走走,也省得闷着了。”
自麦收假结束,学堂重新开课后,这孩子一放学就把自己关在屋里,从前常和兄弟们结伴放牛、割草、拾柴的热闹光景,几乎再没他的身影了。
大壮心头微暖,应一声是,转身就往房里走去。
刚走两步,他回身又道:“对了,阿奶帮我和阿耀说一声,他打的这张书桌极好用。”
梁青娥一愣,随即了然。
孙子们现在用的书桌是林耀刚来家时,拿那扇旧门板一点一点改制的。
许是这孩子真有些木匠的天赋在身上,原本破败的门板,经他一番凿据和改造后,竟真成了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