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月没少给厂里分批次,弄肉食和粮食,虽然只是勉强能让厂里的职工伙食还能保证油水充足,但是也是很可观,就这也被厂里几个领导表扬好几次。
因为过完年后新政策就出来了,关于城市居民定量问题有了新规定,因为可以肯定今年是个灾年,粮食等各种物资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大家的定量普遍削减了三成,不敢说大家都有怨言,但是吃不饱饭是肯定的。
也就是体力劳动者的定量还能高点,一般的普通工种都按照新政策执行了减少定量,肉食等更是少的可怜,供销社好多副食产品都已经卖脱销了。
幸好轧钢厂属于重体力,所以厂里车间职工的定量基本没啥变化,但是人口多的家庭就有坐蜡了,比如院子好几家孩子多,又没有城市户口的,生活上就捉襟见肘,过的比较惨!
秦淮如家里就是最真实的写照,原本贾家贾张氏和秦淮如是有机会成为城市户口的,只是贪心农村分的那点土地,刚解放,土地都是分给各家各户,按照人头分,那个时候年景好,粮食不少打,所以他们进城后,将地转租给其他人,每年要分不少粮食,确实沾了不少便宜,吃到了红利。
但是后来农村实行集体制改革,所有土地收到了村里,不劳动,不给分粮食,所以就没有了这种红利,更重要的是那个时期实行的户口政策是子女随着母亲户口走,贾家如今两个孩子,也都是农村户口,算算一家子五口人,四个没有定量,全靠贾东旭一个人每月几十斤的粮食,根本不够吃,不打秋分不行。
最近这几个月,罗建民也通过灵识发现,这秦淮如果然手段高明,和许大茂偷偷摸摸好几次,但是也从许大茂家里拿回去不少粮食和钱,许大茂一个人收入也高,平常下乡也有不少外快,所以算是收入比较高的,又爱玩,也不在乎这些。
罗建民也不是八卦的人,并不想多管闲事,猫有猫道,狗有狗道,都是为了生活,为了生存,人家贾东旭都不嫌弃,自己何必操心。
但是光是和许大茂也就算了,罗建民发现,这秦淮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