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保障粮队的安全,张好古还从二营调拨了两个排的骑兵。这些骑兵训练有素、机动性强,将充当斥候,负责侦察前方的路况和敌情。他们将提前发现潜在的危险,为粮队提供及时的预警。
黄河岸边的盗匪众多,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有了这些骑兵的警戒,粮队的安全无疑得到了更有力的保障。即使遇到小股盗匪,凭借三营的实力也完全有一战之力。
张好古深知信息传递的重要性,他询问方以智是否还有其他需要补充的地方。毕竟,前方还有八百里地的路程,而消息传递最快也需要两天时间。如果有驿站的话,情况会好一些,传递消息会更加方便快捷。然而,皇上的一句话却让驿站基本上都被撤销了,这给信息传递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张好古深思熟虑后,对方以智说道:“我觉得走黄河南线会比较安全一些,而且沿线城镇较多。等我到达潼关后,就会立刻让二营前去接应你。”
接着,张好古又接着说:“二营有个独特的习惯,就是喜欢在某些特定的地方留下标记。这些标记虽然外人可能看不懂,但他们自己人却能明白其中的大致含义,并且可以通过这些标记及时与自己人取得联系。”
然后,张好古转向送行的县令,郑重地拜托道:“还请贵县帮忙转达给知府大人,希望郑州辖下的沿路各县能够给予我们一些关照。”
那县令连忙点头应道:“好的,好的,张大人放心,我一定会转达的。”
最后,张好古又对方以智和孙临说:“我打算亲自去拜访一下洛阳知府,这样可以让沿途各县提前有所准备。毕竟,赈灾可不是一件小事,地方官府肯定也会大力支持的。”
张好古和方以智再三沟通后,两人觉得没什么问题,就和方以智,孙临告别。
张好古,袁飞,吴大宝,三人带着二营的大部人马,飞驰而去,很快就撵上了运粮的大部人马,二营的远探近哨很快撒了出去。这样有个突发情况,可以早点防备。
张好古原本计划用二十天时间抵达潼关,但由于黄河封冻,无法行船,只能选择走旱路,这无疑给行程增加了不少难度。
运粮大军在艰难地向西行进,当他们到达孟州时,张好古决定召集黄祥、宋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