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拉绳的士兵们紧紧握住绳子,他们站在南岸,齐心协力地用力拽动。绳子紧绷着,发出“嗡嗡”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决心和力量。
冰车在绳子的牵引下,稳稳地滑过黄河的冰面。它的速度既快又稳,就像一艘在冰面上疾驰的快艇。冰车的轮子在冰面上留下一道道浅浅的痕迹,仿佛是它穿越黄河的足迹。
北岸的士兵们看到冰车顺利抵达南岸,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们迅速行动起来,开始往回拽连绳子带冰车。南岸的士兵们则默契地配合着,将装满粮食的冰车缓缓地拉到南岸。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冰车在黄河两岸来回穿梭,将一袋袋粮食运送到南岸。士兵们的动作熟练而迅速,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
张好古站在一旁,满意地看着这一切。他心中暗自思忖:“照这样的速度,恐怕用不上一天的时间,全部粮食就能安全抵达南岸了。”
看着转粮的士兵们已经进入了正轨,张好古又开始组织起其他的人马来。他命令赶车的人员将马匹卸下,然后牵着马小心翼翼地走过黄河。马匹们似乎也感受到了任务的重要性,它们迈着稳健的步伐,跟随着士兵们顺利地渡过了黄河。
马车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缓缓地被拖到了黄河南岸。一到南岸,原本寂静的岸边顿时变得喧闹起来。士兵们像是训练有素的机器一般,迅速而有序地行动着。他们动作敏捷地将一袋袋粮食从船上搬下来,然后整齐地码放在马车上。
张好古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他看到士兵们虽然忙碌,但每个人的脸上都透露出一种专注和认真。他心中暗自点头,对这些士兵的表现感到十分满意。
然而,张好古并没有让马车立刻出发。他深知士兵们已经连续忙碌了大半天,身体和精神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如果此时不给予他们适当的休息,不仅会影响后续的行程,还可能对士兵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于是,张好古果断地做出决定,在黄河南岸扎营,让士兵们歇息半天。他亲自指挥着士兵们搭建营帐、安排警戒,一切都井井有条。
在士兵们休息的时候,张好古则独自一人前往洛阳。他要去拜见洛阳知府,希望能得到知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