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名老臣亦颤声道:
“不错啊陛下!过去咱们只道蜀中偏安,国力有限,没想到……没想到这杨仪短短时日,竟令蜀军锋芒远胜昔年诸葛孔明之时!”
“我等万万不可再掉以轻心了!”
“难道要先发制人,趁蜀军立足未稳,与之决战?”
武将中一员壮汉跨步出列,高声请战。
话音未落,另一名文臣摇头道:
“不可妄动!如今蜀军锐气正盛,而我朝连年与吴交战,兵疲国乏,岂能贸然迎敌?”
“依臣愚见,当以安抚为上策,暂缓与蜀冲突为宜。”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有主战有主和,吵作一团。
曹叡眉头紧锁,听着群臣争论不休,心烦意乱之际,缓缓道:
“司马爱卿,你意下如何?”
司马懿沉吟片刻,上前一步恭敬道:
“陛下,依臣看,现在不是同蜀国硬碰的时候。”
“蜀军锐不可当,我军仓促出击,胜算渺茫。不如暂时怀柔,以保边境安稳。”
“同时,我魏国也须痛定思痛,奋发图强,方能与蜀抗衡。”
曹叡听罢,重重点头。
司马懿续道:
“臣斗胆拟定三策,还请陛下裁夺:其一,效仿蜀国新政,鼓励农商。”
“如今蜀汉富强,与杨仪开放商贸、兴修水利分不开。我魏亦应推行新政,减轻税赋,广开盐铁民营,与民休息,让国库殷实百姓富足,如此方能持久。”
曹叡颔首。
司马懿朗声道:
“其二,当厉兵秣马,扩充精锐。蜀汉连破强敌,军威之盛盖世。我魏军中积弊亦多,士气训练皆须整顿。”
“陛下可下诏全国,征集勇士,重赏军功,重振三军士气!”
司马懿神情微凝:
“第三,则是武备革新。蜀军之所以屡克强敌,除了善用谋略,还因其新式火器锋芒难挡。”
“臣听闻蜀军近年来打造出一种巨炮,轰城破军,无坚不摧。”
“姜维攻城略地神速,想必有此利器相助。我魏当尽一切手段,刺探并仿制此类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