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换了哪朝哪代,只要不是特别拔尖恶臭满名的那几个,就不会出事。
所以,对待如何处置叛军,或者在对付叛军的过程中出力啥的,他们是能避就避,也不至于最后被清算。
他们一切都想好了。
世界就是这样。
一个草台板子。
谁都不是蠢人,谁都知道是那么回事,谁都不想改变,只是为自身利益的思考。
整个大殿最后走的是赵清廉与和珅,唯一有点能力的还是二人。
和已经走远的,正在乐呵呵的刘墉纪晓岚二人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事实残酷的是,乾隆皇帝地方和利用的也是二人。
人世间的法则就是这么蛮不讲理。
其他人永远只是站在两边喝彩,真正能够办差的人最后一定会落得个兔死狗烹,一旦这个朝廷连最后一个有能力的人都没了,那么一场飓风袭来,这纸糊的草台板子也就崩塌了。
乾隆不知道的是,和珅早已经站在了他的对立面,因为他的一举一动,已经让和珅这个曾经忠心的臣子,心寒了一遍又一遍。
所以,和珅是一万个不愿意给筹备一千万两银子。
然后不筹备的后果就是,拿他的家产开刀吧。
如今也算是看出来了,到了大清真正危亡之秋,万岁爷也不会再顾及什么名声,抄了他和珅的家是有极大可能的。
“赵清廉,我的赵老弟啊,你怎么就一个人走了,我们得想想对策。
是反呐~~~”
和珅的声音压的极低。
“是反呐~还是筹钱?”
“自然是后者。”赵清廉诧异的看向和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和珅的这反心比自个还重了,不过反是不会的,毕竟时机没有到。
自己主打一个稳。
目前汉八旗才占据三省之地。
又还没帮手,此刻反,无异于成了夹在起义军不良人和朝廷的肉夹馍了,夹在中间,会很难受,注定掀不起什么风浪。
尤其是满清朝廷,虽然上下腐败,但终究气候未彻底耗尽,就那北方现在还有盛京(沈阳)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绥远城将军。
这几位将军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