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园区的事刚刚进入正式流程,市里那边也在快速响应,各部门之间协调流畅,比他预期中还快了一些。但王旭很清楚,这一切的顺利不过是开局,真正的较量,是从“开工”那一刻才开始的。
这天上午,王旭在会议室开了一个小范围闭门会,参加的只有五个人——赵雪、林涛、韩梦琪、技术总监贾野,还有法务负责人邹律。
“今天,不谈产品,不谈融资,我们只谈一件事。”王旭轻敲桌面,语气低沉,“股权结构调整。”
几人听得一愣,赵雪第一个反应过来,抬头看他:“你是想趁着这次园区成立的机会,把整个帝国架构重新梳理?”
王旭点头:“我们现在是以集团公司为母体,下属若干子公司,基本上还是‘多线分散’的策略。好处是灵活,坏处就是资源调配效率不高,尤其是到了园区这一级,涉及到上下游整合和多部门协调,不改架构,迟早出问题。”
林涛也皱了皱眉:“你的意思是……把园区作为新的运营中枢?那集团呢?”
“集团继续存在,但主要角色是做品牌、控股和战略统筹。未来园区的主体我们要新设一家公司,由我控股60,集团持股30,剩下10作为员工激励基金。”王旭喝了口水,“注意,这不是为了我多拿股份,而是为了让园区和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更清晰。”
韩梦琪神色凝重,低声问:“你是想把园区的控制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王旭没有否认,只是淡淡道:“很多人对我现在拥有的控制权还不够了解。我可以让利给投资人,也愿意扶持合作者,但在这个园区里,我需要绝对的话语权。这不是独断,而是保护——保护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行,保护我们不被外部资本乱了节奏。”
贾野思考了一下,点头:“我没意见。只要技术团队不受打扰,研发资源能统一分配,比现在散着做好多了。”
邹律开口:“法律上没有问题,我可以负责设立新公司,同时保证集团与园区之间的资金、产权流转都有据可依。”
王旭目光扫过众人:“这件事,定了。从今天起,‘青山能源科技发展园区有限公司’正式进入筹备阶段。”
赵雪记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