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显王三十一年(前338年),三十二岁,辞去漆园吏。
周显王三十二年(前337年),三十三岁,全力经营荆园。
周显王三十四年(前335年),三十五岁,戴盈前往蒙邑,拜见庄周。
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年),三十七岁,屈宜臼死于韩国。庄全怀念老友,病重而死,庄子母亲狶韦氏也悲伤而死。庄子护送父母灵柩回楚国。
周显王三十七年(前332年),三十八岁,晋见楚威王。后离开郢都,返回蒙邑。
周显王三十八年(前331年),三十九岁,辞楚相不受。
周显王三十九年(前330年),四十岁。蔺陶之子蔺且十一岁,拜庄周学道。
周显王四十四年(前325年),四十五岁。子桑与东门四子前来拜访庄周。
周显王四十五年(前324年),四十六岁,带着蔺且前往大梁,拜见五十七岁的子华子。惠施担心庄子前来谋取相位,派人搜捕庄子。
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年),四十七岁。五国相王。庄子拜见魏惠王,魏惠王放弃伐齐。
庄子在诸侯混战、争霸天下的社会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着书,潜心研究道学。后成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大约去世于周赧王十七年(前298年)至二十九年(前286年)之间。
关于庄子卒年,马叙伦详考各种相关史籍,结合战国时期帝王纪年,得出了一个大致的范围:周赧王十七年(前298年)至周赧王二十九年(前286年)之间。
首先,《庄子》中提到的公孙龙曾为平原君客,而平原君在赵惠文王时为相,且《庄子》亦记载庄子以说剑见赵文王,则可证庄子在“赵惠文王之世犹存在”。即使《说剑》是伪作,还有一条证据可以证明庄子曾见过赵惠文王和公孙龙,即《庄子》曾记载“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而惠施以梁襄王十三年(前306年)失去相位到楚国,此时正是赵武灵王二十年,惠施未必一到楚国就去世了,假设他卒于十年之内,就正好在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之间。所以马叙伦将庄子卒年的上限定为赵惠文王初年(前298年)。
其次,《庄子》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