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好,你先站到一旁。”
接着,又有许多人纷纷上前自荐。郑和认真地听取每个人的介绍,仔细地观察他们的表现。经过一番严格的筛选,郑和终于挑选出了一批优秀的贸易航海家。
与此同时,朱棣和徐妙云也在积极地为航海做着各种准备。他们召集大臣们商议航海的路线和策略,制定详细的计划。
在宫殿的议事厅里,朱棣坐在龙椅上,神情严肃。大臣们分列两旁,认真地聆听着朱棣的指示。
“此次航海,不仅要宣扬大明国威,还要带回当地的宝藏和先进的技术。我们要制定合理的路线,确保船队的安全和顺利。” 朱棣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大臣们纷纷点头,提出自己的建议。徐妙云坐在朱棣身边,不时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智慧和冷静,为航海计划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经过多日的商议,最终确定了航海的路线。船队将沿着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访问各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和文化交流。
在出发前的日子里,郑和带领着贸易航海家们观看熟悉新的航海设备和轮船。他们在港口进行了多次模拟航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航海计划。
而其他贸易航海家们第一次看到那些现代化航海设备时,他们的脸上写满了震惊与不可思议。
他们瞪大了眼睛,目光紧紧地锁定在那些崭新的设备上,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一动不动。有的人微微张开嘴巴,露出惊讶的神情,那嘴巴张得足以塞下一个鸡蛋。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好奇、兴奋与迷茫交织的光芒。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航海家,平日里见惯了风浪,此刻却也如同一个初次见到大海的孩子般,满脸的惊愕。他缓缓地伸出颤抖的手,轻轻地触摸着那些光滑的航海仪器表面,感受着那从未有过的质感。他的嘴唇微微蠕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被满心的震撼堵在了喉咙里。
年轻的航海家们则更加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他们在设备之间来回穿梭,眼中满是惊喜。有的兴奋地互相交谈着,手舞足蹈地比划着,试图用言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