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11)页
“朕时常思考,为何我华夏大地能孕育出如此灿烂的文明?是山川地理之灵秀,还是先人们的勤勉聪慧?想来,二者皆有。正因如此,我们更有责任守护好这份遗产,绝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中有丝毫的损伤。”
    解缙若有所思,随后答道:“陛下所言极是。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传承华夏文明呕心沥血。如今陛下以一国之力推动此事,实乃华夏之幸、万民之福。臣以为,《永乐大典》不仅要在国内流传,更应让海外诸国也能见识到我华夏文明的魅力。”
    朱棣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海外诸国…… 朕派遣郑和下西洋,宣扬我大明国威,带去的不仅是丝绸、瓷器,还有我华夏的文化礼仪。这《永乐大典》若能传至海外,让蛮夷之地也能沐浴我华夏文明之光,倒也是一件盛事。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确保大典内容准确无误,不可有丝毫的疏漏。”
    解缙赶忙说道:“陛下放心,臣已安排众多饱学之士反复校对、审核,力求大典内容经得起推敲。而且,此次编撰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许多散落在民间的珍贵典籍,这对于完善华夏文明的传承体系意义重大。”
    朱棣露出欣慰的笑容:“好!这说明天下之人,皆有守护华夏文明之心。这《永乐大典》不仅是一部书籍,更是我华夏民族凝聚力的象征。待大典完成之日,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大明对于华夏文明传承的决心。”
    解缙神情激昂,拱手道:“陛下壮志,臣感佩不已。臣定会督促众人加快编撰进度,争取早日完成这一宏图伟业。只是在编撰过程中,对于一些有争议的学术观点,不知陛下有何指示?”
    朱棣坐回书桌前,沉吟片刻道:“学术之争,自古有之。在这大典之中,不必强行统一观点。不同的见解皆可记录在册,让后人自行评判。我们要展现的,是我华夏文明包容并蓄的胸怀。”
    解缙眼中闪过一丝敬佩,恭敬地说:“陛下圣明!如此一来,《永乐大典》将更具价值,它不仅是知识的汇聚,更是思想碰撞的舞台。”
    朱棣微微点头,拿起毛笔,在宣纸上写下 “华夏文明,千古传承” 八个大字,然后说道:“解缙,你去告诉参与编撰的众人,这八个字便是我们编撰《永乐大典》的宗旨。不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要以传承华夏文明为己任
第(3/11)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灵霄逆世:战神崛起DNF:我的仓库能无限复制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天地情悠悠,星空美如画重生1978:从北大荒深山挖药开始大荒主炮灰不按剧情走,主角全被虐成狗难驯我,满级舅舅,十六个外甥争宠!三子非亲生,重生后报复一下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