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右侧的子界面,则呈现出了车载系统的数据流。这些数据流如同一股股细流,源源不断地从车辆的各个部位传输到中控系统。龙近曦仔细观察着这些数据流,发现它们来自于纳米纤维编织的座椅表面。每一个01毫米的纤维束都在向中控系统传输着乘客的皮电反应、体温变化甚至肌肉微颤等数据,这些数据对于判断乘客的身体状况和情绪状态都具有重要意义。
“普通通勤人员的 β 波频率在 12-38hz,” 龙近曦的声音像在进行技术讲解,指尖轻点肾上腺素超标 300 的光谱区域,“而他现在的 γ 波超过 40hz—— 这是典型的应激状态,说明他的杏仁核正在高速运转。” 画面上,乘客的虹膜数据突然弹出,与龙鳞科技员工库的对比结果显示:“匹配度 72,虹膜纹理存在 003 毫米的人工篡改痕迹。”
在画面中,劫持者耳后的金属芯片逐渐显形,它宛如一个正在闪烁的蓝色信标,散发着微弱的光芒。这是某国情报机构植入的通讯模块,其量子签名与研发楼捕获的“夜枭”协议完全一致,这无疑是一个关键的线索。
龙近曦紧紧盯着芯片的信号频率曲线,他的眼睛如同鹰隼一般锐利。突然间,他发现了一个细微的差异——芯片的信号频率与隧道内的电磁脉冲频率存在着 001hz 的共振偏差。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让龙近曦瞬间洞察到了劫持者所使用的装备型号。
“立刻通知警察,隧道内所有车辆的生物电数据已经同步至‘晶核’系统。”龙近曦果断地发出指令,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果断。
紧接着,龙近曦迅速调出了通勤车的设计图纸。在屏幕上,座椅的钛合金框架呈现出金色的网格,显得格外醒目。
“注意看,每个座椅都是生物电信号的放大器。”龙近曦指着图纸上的座椅说道,“即使是乘客的睫毛颤动这样微小的动作,都会被精确地记录下来。”
在画面中,原本平静的心跳数据突然像是被引爆的炸弹一般,以令人瞠目结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