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影的工装服领口微敞,露出锁骨下方交错的碳纤维接驳架 —— 这是第三代 “暗影” 无动力外骨骼的核心承重结构,深灰色的编织纹路在路灯下泛着哑光质感,每根 01 毫米的碳纤维束都按人体工程学角度排列,如昆虫外骨骼般贴合肩胛轮廓。她抬手调整安全帽时,腕甲内侧的碳纤维罗盘无声转动,六边形指针由石墨烯薄膜制成,与膝关节的仿生铰链形成轻若无物的战术呼应。
“各组注意,前方便利店监控已被‘晶核’系统接管。” 她的声音通过喉部的骨传导器传出,工装服下的碳基胸甲随呼吸起伏,肋部的蜂窝状透气孔发出细微的 “沙沙” 响,像风吹过干枯的芦苇,“陈凯,你工装裤后兜的扳手别晃,碳纤维摩擦声在 50 米外都能听见。” 说话间,她肩头的外骨骼肩甲突然偏转 15 度,由碳纳米管编织的鳞片通过机械连杆调整角度,竟与便利店外墙的马赛克瓷砖在灰度上完全一致,连砖缝的阴影都由纤维束的疏密变化自然呈现。
地下一层消防通道
潮湿的霉味混着铁锈味钻进鼻腔,吴雪影的外骨骼胫甲突然发出碳纤维特有的 “噼啪” 轻响 —— 这是踝关节的压力传感器(由石墨烯应变片制成)检测到前方三阶台阶的承重异常。她抬手示意队员止步,单膝跪地时,膝关节的碳纤维齿轮组发出 “嗒嗒” 卡位声,27 层交叉编织的纤维板将体重均匀分散到地面,工装裤膝盖处的补丁下,露出菱形排列的碳纤维护膝,表面的防滑纹路与人类髌骨弧度完全吻合。
“是电磁屏蔽层,每平方米含 500 克铍铜合金。” 她低声说着,手指在地面敲出三长两短的摩尔斯电码,腕甲的碳基指节与地面碰撞,发出类似硬木相击的钝响,“绕道通风管道,注意踩踏点 —— 外骨骼的跖骨支架由碳纤维增强塑料制成,能承受 200 公斤冲击力,但别用脚尖发力。” 起身时,腰部的双杠连杆结构如竹节般舒展,由碳纤维弹簧片提供助力,让她的动作比常人快上两拍,工装服下摆扬起的角度由髋关节的限位纤维束精准控制,避免与墙面的消防栓发生剐蹭。
拐角处的巡逻警卫刚转过半个身子,吴雪影已经贴墙而立。外骨骼肩关节的折叠支架收缩至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