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主母后生小儿,想立小儿为主之事。
但势必遭逢多方梗阻,背负身后骂名,终而往往溃败涂地。
那这么做,是不是对生母不公?
其实也不是。
这对于生母来说,也是百利无害之事。
生母本须直面亲子与主母嫡子相竞,竞而胜之,尤其艰难,偶然胜之,尚算顺遂;
若竟落败,则母子俱陷身于为人构陷迫害之境。
而将儿子记名在主母之下,则没有这个担忧。
亲儿必然是未来家主。
身为家主之生母,地位仅次于嫡母,远高于其他妾室。
亦不会受到嫡母迫害,大多时侯关系甚洽。
当然,也有生母被主母迫害之事,但回头儿子主事之际,也会替生母报仇解恨。
远好过母亲被主母迫害,儿子再被兄弟戕杀。
当然,以甘糜二位夫人的感情,当不会出现此类之事。
然刘备念及背后家族与社稷之安,必当于萌芽之际,殄灭祸乱之端倪。
这也是刘备想让阿斗记在糜夫人名下的原因。
然而,阿斗却有自己的想法,他看着刘备,很认真道:“父亲,孩儿待糜娘,如待母亲。然却无此必要,父亲若和糜娘有了儿子。父亲便立他为嗣子,阿斗绝无怨言。”
“这……”
刘备很诧异:“阿斗吾儿,汝重生于此,携前世之讯,实乃上天降赐吾之麒麟儿。为父岂会复立他子?”
“无妨无妨!”
阿斗一脸率真:“阿斗才疏德薄,驽钝无谋,实难担重任。父王若获他子,其才具必胜于儿,必能于大业有成之际,展鲲鹏之姿。彼时,儿愿安心退居,做一逍遥郡王,如此岂不美哉!”
刘备一怔,随即温言道:“阿斗啊,你是不是担忧为父为难,故而出此逊言?”
阿斗摇摇头:“非也,孩儿真如此想。”
刘备心累,此子哪里都好,但怎么就看起来有点胸无大志的样子?
但刘备何其聪明,知道如何拿捏阿斗。
“阿斗啊,你可知为父为何非立你为嗣子?”
“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