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通人情世故,更不谙屈伸之道。
龙编侍卫,多有其重金选拔之士。
今败至此,亦是打了他的脸,难免对庞统心有怨气。
士祗则唯士徽马首是瞻。
“哼,那庞统摆明了以军威威胁与我等,父亲竟如此礼遇?依我看,还不如设刀斧手杀之以后快!”
说此话时,士徽只想把胸中怨气一并宣泄而出,竟未曾想,庞统若死在此地,士家将面临什么样的后果。
士祗随声附和:“贤弟所言既是,我士家于交州经营多年,根基深厚,底蕴不凡,何故看他刘备脸色?”
另外,士燮还有两个儿子,士干和士颂。
此二子年岁不大,倒无显著立场,只见两位哥哥言辞愤激,便也随波逐流,附和其言。
桓邻也颇为不快。
龙编诸多政事,皆由桓邻首倡而成,至今颇有政绩。
庞统近日游历龙编,对诸事多有评议,竟将桓邻所倡政事,贬损得毫无可取之处。
桓邻心中哪能不气?
但气又能有什么办法?
庞统所建言者,实具其理,的确解决了龙编若干政务之困。
然而,桓邻的解释是:
“庞统之策,唯重一时之治道,交南若俱听庞统之言,久必倾颓矣!”
士徽便问桓邻:“先生可令兄长桓将军,驱逐此人?”
桓邻还有个兄长,叫桓治。
亦为交趾郡守将,位次仅列甘醴之后。
掌交趾郡兵权。
其为人忠心耿耿,又与士燮长子士廞交好,却对士徽却颇为疏离。
士徽如此建议,既是想作难庞统,也是想拉拢桓治为其所用。
桓邻却抚髯摇头:“我兄长秉性憨直,不知权变,恐难与我等同道。”
“难道,竟拿那凤雏毫无办法了吗?”
桓邻哼哼一笑,缓缓道:“我知一人已至交州,可与他联手,以拒凤雏。”
“何人?”
“江东名士,步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