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孔融之死催化,才致太史慈终于做出这个决定。
可现在,他该如何?
杀了太史慈,抢回公子绍?
理应如此!
周瑜还有个顾虑。
在太史慈看来,自己和江东诸将皆为孙权走狗。
倘若硬抢,两军交战,太史慈必拼死力战,就算得杀太史慈,太史慈临死之际,会不会带着孙绍共死于此?
不,太史慈不会!
以周瑜对太史慈的了解,他临死之际,必会将孙绍托付于我。
然后自刎于阵前。
到时,我又该如何?
倘若,鲁子敬驻守吴县,此事必不得发生。
孙绍只须安躲在灵岩寺,待此事消弥,自可安如以往。
可现在,事情到了这一步境地……
主公还能容得下公子绍吗?
无论是劝说,还是硬取。
真就夺下公子绍,献给主公。
那又会发生怎样之事?
周瑜脑补出一个可怕的结果。
忽然间,周瑜眉头微蹙,胸口发痛。
只因此时的他已想不出一个两全其美之策。
“周公瑾,汝若不战,吾便要动手了!”
“不!”
周瑜摇摇头,又驱马上前几步。
此际,他已与太史慈相去不远。
太史慈若纵马向前,恐直接挟杀周瑜于阵前,事实上,太史慈已然做好冲杀的准备。
但周瑜一点都没怕。
竟真的这么走了过去。
太史慈反倒愕住。
“周公瑾,你意欲何为?”
周瑜没说话,他明白,太史慈光明磊落,并非那种趁人之危之人。
他走上前,马头相错,两人相距不过两步之遥。
然后,他和太史慈说了这样一番话。
“子义兄,我会让路,但我会和主公言明,你以公子绍相胁,若不让路,乃立杀公子绍于此。
望兄长照顾好嫂夫人和公子绍,好自为之!”
说完,勒马回营。
太史慈还没来得及说上一声多谢。
大军已左右分开,留出了一条畅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