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是是这个样子,要是你们杂志社,有什么具体要求,具体事情需要商量的,那就应该怎么办?”
“那就是杨老师,跟文联早商量好了,我们负责办,就是了。”
“就是这样的?”
“不过他跟文联,到底商量不商量,我们也是不晓得的。比如说,我考学的事情,就是他说,是文联集体研究,商量决定的。”
“那你们杂志社的收入和支出,是由哪个人管,哪个人批的。”
“哪个人管?哪个人批?我们都是助理编辑,当然是不晓得的。只是我们有点小账要报什么,找的就是杨老师批。
“其他编辑部的任何支出收入,我们都是不晓得的。”
“那你们几个人,一天都做些什么事情?”
“我们几个人,就是天天看稿子,讨论稿子,修改改稿子,改小说的标题。写退稿信。”
“还有呢?”
“什么事情,也没有了。”
“那是怎么送去印刷厂,怎么发行,怎么提高发行量?”
“我们就是每一期,定稿了,派一个人,送到长沙去。交给负责发行的书商。什么事情,就管不着了。”
“那有多少的发行数量?”
“杨老师说多少,就是多少。这些我们都是管不着的。”
“那为什么要你们自己,去长沙交稿,他自己不带,也不邮寄?”
“这我就不晓得了,是只让我们去交稿子。”
“书商与你们没有联系?”
“只跟杨老师一个人有。”
“这下我明白,为什么他要这样子做了。没有一个人,问这个事的原因吗?
“没有。”
“那你们怎么分发编辑费用的?还有稿费呢?”
“杨老师每一个月,就发给我一个名单。每一个个人在上面,写的有多少,那就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