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张海山是昨天晚上听老贾说的,今天张会计来大庙镇,到时候他会跟着一道过来看看志平,张海山便激动而忙乱地准备起来。
他天没亮就挑着担子上街买菜,鸡鸭鱼肉,样样齐全。必须按照高规格、严要求来办好这次接待。到中午时,早已装盘的烧鸡,水煮鱼担心凉了,就用炉子烧一锅热水来保温。炒菜需要等客人来,再用大铁锅现炒现吃。
志平看到大家都在安安静静地等着,脸上带着期盼又幸福的神情,都不说话,只微笑地互相望着,志平仿佛进了一个蜡像馆。
家族里主事的老爹在计算着人数,席位的就坐顺序,空气中有种说不出来的紧张,大家都在猜测会来一个什么样的重要人物。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是关于志平工作分配的事,犹如五年前那次填志愿,张家唯一的大学生最重要的工作,谁也不敢造次。生怕说错一句话,引起整个败局。
志平见没什么事,就跟小叔去了村头路口迎接客人。志平学着大人的模样,拿着一包烟,抽出一支来递给小叔。
小叔接过来,告诉志平,敬烟分几种方式,对尊贵的客人要用双手,熟人用单手,朋友之间可以远远抛过去。
“以后你去单位上班了,我去找你,你可不能这样抛烟啊。”小叔开玩笑地说着。
志平也嘻嘻哈哈地说,“你放心,你来了我肯定抛。”小叔笑着摇摇头,他看着远远的马路上,别说小汽车,连个人影也没有,便让志平回家去帮忙。
志平回到院里,老爹坐在板凳上,见志平回来,便看了看志平,没说话,但眼神在问客人到了没有。志平摊开手,老爹明白,再次检查一遍菜肴。
大家一次次看炉子上保温的菜冷了没有,这时,站在村口望风的小叔一头冲进院子里,张大嘴巴直喘气,断断续续地说:“来了,来了,三三拉小车子……”。
大家虽然没听明白,但都知道是客人到村口了。于是各自忙碌起来,响声大作,仿佛蜡像馆开了门迎客,都是来来往往的人了。硬菜一盘一盘的端上来,在桌上整齐地摆好,大锅菜也开始滋滋啦啦地炒起来了。
老贾在前带路,张会计跟在后面,两人一前一后走进院子。站在门口的张海山一见到老贾,便猜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