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华厂在签过合同后一个月,已陆续交付结束,员工面临着可走可留的选择。生产工人只要愿意留下来就接收,而销售,车间管理却一个不要,手里有订单的业务员可以在这里代加工,收取合理加工费即可。
吴镇一开始疑惑,为什么不用老业务员,这些都是资源啊。后来才想明白,飞华厂的管理和销售,跟汪老板的模式不兼容。飞华厂一开始便是郑会计管理内务,大舅调度生产和原材料,亚飞跑市场。三人相互都有牵制和利用。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车间管理和业务员,会给汪老板带无尽的后患,所以即使不赚钱代加工,也不用飞华出来的业务员跑市场。
吴镇想到亚飞也只有在姐夫厂里才能如此胆大妄为吧?
吴镇最后一趟去飞华厂,拿自己的私人物品时,门卫已换成一个中年男子,他并不认识吴镇,照例要求登记。吴镇觉得很不习惯,他想到自己第一次来飞华时,也是秋天的时候,大舅都没让他登记。现在他拿着笔,不知该怎么填。正巧,那天来的谭主任认出了吴镇,挥手让门卫直接放了人。
吴镇感慨事情都在变化,只是有的越变越好,像是他那样的年少时吃尽苦头,现在便越来越好。有的人走的路却越来越窄,好比志平。虽然他再也没见到张志平了,但他从亚飞口中得知,志平得了糖尿病,也没再进总公司财务,以后会去哪里,无人知道……
人生如一趟列车,有人陪你到终点站,有人半途就下了,而有的人就消失在不知哪一节车厢里,你抬头望过去,都是一排排同样的座位和陌生的面孔。
二
水泥厂的事情还算顺利,沈老板把所有的设备都折旧成100万,又投入100万现金,钟华出资250万要持大股。
钟华想到,这么多年来一直是沈老板客客气气的称他为忠哥,钟书记,现在他真的下来和他一起办厂,他也要拿出大哥的气势。他要辞职离开村委会,要全部精力放在水泥厂,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他心中还有个英雄梦。
钟华预计,水泥厂在今年销售旺季来到之前完成改扩建,然后马不停蹄的生产,立即启动市场。这一年来,他觉得一切都顺利极了,吴镇协助他办的各种审批制度,管理车间和扩建时的生产状况。现在,沈强负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