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平如今还记得家里有一本工作日记,从头到尾记录着某年某月几日借岳父家多少钱。拿了多少钱,办什么事,很清晰的一本家庭流水账。
当时普通的账务父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临睡前才告诉志平,以后再也不要提什么基因不基因的话了,当年你妈妈家庭条件那么好,却嫁给张家,也就是想帮张家撑门户吧。
十多年过去了,如果这残酷的现实就是这个原因,我们也只有一步步往前走,不要埋怨任何一个人。
父亲的话在静夜里听起来像炸雷,让志平心里豁然明白,外婆跟他一样也姓张,原来外婆是爷爷的妹妹啊。父亲当年确实家徒四壁,外婆却看着这个娘家的侄儿心生怜爱,让女儿去娘家撑门面想法陡然而生。
然而这时志平才觉得父亲的话有多么感恩,又有多么无奈和叹息。
那个深秋寒凉的夜晚,志平更加明白了自己的家世,也仿佛看到了30年前父亲在贫瘠的土地上挣扎刨食的模样。他更加明白了父母结合的不容易,也更珍惜自己来到这世上,曾经的一死了之的想法,让他汗颜羞愧,父母那么辛苦的把他们带到世上并不是如此脆弱的不堪一击。
夜晚的厂区寂静无人,父子俩的话像是30年前划破时空穿越而来,志平辗转反侧。父亲还如以前那样疼爱地摸摸他的大腿,只是此时父亲更加多了一份忧虑。他恳切地对志平说:“现在思想不要有负担,调整心态,适应这个毛病,如果有合适的女孩就早点结婚吧,需要钱我们来想办法。”
父亲的话,在深夜里听起来斩钉截铁。可志平现在非常自卑,女同事多看他一眼,他都觉得那是同情的眼光。
父亲心里也很难过,但他尽量平静地对志平说说:“我们不掩瞒病情,如实相告,有这个毛病的也不奇怪,能接受我们就谈,不接受不勉强。”
志平躺在床上,他觉得也只有如此。父亲又告诉他,回去不要再瞒着左邻右舍了,说给隔壁邻居听,说不定别人也能给你指点出路呢?
那一刻,志平觉得,只要不放弃努力,总会有一条路能走下去。从一开始生病的担忧,隐瞒到现在的坦然,虽然病还是那个病,但心里起了变化,变得坚强,坚不可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