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平连声说那谢谢你了。
“嗨,谢什么呀,兄弟都这样了。帮点小忙,值得说吗?”
志平没再说话,望着高凡去食堂的背影,心里泛起一股暖流,想到即使是再坎坷的路,再难爬的山,他也一定能爬过去。
二
一个星期后,人事部通知志平在房地产公司上班,岗位在总公司财务结算中心。
这样,志平每天在新大楼的二楼上班,下班就回到人才公寓宿舍。
环湖人才公寓是专门提供给年轻的大中专学生们的宿舍。
安排志平的房间里已经住了一个年轻人,是财务结算中心的杨君。志平在财务科见过杨君,很稳重,感觉岁数挺大。他一头卷曲的头发,光光的大脑门,阔大的鼻梁下面是一张厚厚的嘴唇,有时会因一句话结巴而涨得脸通红。
因为结巴他也很少说话,但他总是像个弥勒佛似的笑眯眯,仿佛生活里到处都是可笑之人在做可笑之事。
晚上志平去房间整理好衣服和书籍时,杨君一声不吭地看着志平的一大堆书,他像是很开心地遇到一个喜欢看书的同事,从心里抑制不住的高兴。
志平便觉得杨君比在办公室里亲切多了,看到他从心里抑制不住的快乐,就比说一大堆话更容易亲近。
然后杨君断断续续说了他是省银行学校毕业的,参加工作五年了,志平算算那也跟他差不多年龄吧,一问果然属龙,只大志平一岁,于是兄弟相称。
志平看到杨君在看注册会计师书籍,便问他是考“注会”吗?
杨君笑笑说现在还不行,需要等他大专毕业。
志平才想起银行学校是中专,便感慨他一个中专生,还在努力自考大专和“注会”。
杨君又说其实考不考都不影响他看书,他觉得只有报了名需要考试,才能静下心来看书,否则他整天就想着跟同事们打牌,他尤其喜欢双扣升级。
志平不喜欢打牌,便在他的书堆里随便翻了翻,会计专业的书籍多,志平看到很难啃的高数微积分也有,可志平有看到很多人文历史类的书籍,便很奇怪,问他吴晗的《朱元璋传》好看吗?
杨君笑笑说:“看起来是历史,其实是元末明初的社会经济结构,很多数据很有